眉山网记者刘娟实习生赵南
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击号在梅州响起,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再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力量。继市科协、邮储银行眉山分行创新探索的“银银合作”模式在全国声名鹊起后,今年,我市再次调整“银银合作”财政贴息政策,由2015年的100万元调整为60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不断优化“银银合作”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就像一把“金钥匙”敲开了一扇又一扇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创造财富。
改革“活水”
实现农民的创富梦想
8月的洪雅县曹禺滩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显得格外美丽。女企业家陆(音译)戴着一顶草帽,赶着一群鹅在自家的白茶园里“除草”。看到记者,她热情地走出茶园,笑容灿烂如当日的阳光。谈到今年白茶的收入,陆高兴地说,自去年白茶基地投产以来,今年总收入已近千万元。“基地发展起来,关键是县科协帮了大忙。”
原来,2011年,正在海滨镇种植桫椤的陆萌生了开发白茶的想法。她说到做到,很快在当地承包了2400多亩地种植白茶。2012年,她成立了茶叶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茶。但是,茶行业前两年看不到效益。她之前的投资已经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所以想放弃继续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在她着急的时候,洪雅县科协通过“银社合作”模式帮她拿到了贷款,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自2013年以来,在与“银会合作”结缘后,陆一直通过这种模式发放小额贷款。“我们都借了五六次了,还了又还。这就是目前的情况。”郑融感慨地说。
尝到“银会合作”甜头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洪雅县优质生猪养殖协会会长王连江、彭山区观音镇葡萄协会会员张、猕猴桃协会会员何洪群、单玲县珍稀食用菌协会会长龙等。,都是通过“银会合作”敲开了创富的大门。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累计发放贴息283万元,撬动融资贷款4756笔,助农贷款余额2050笔、3.5亿元。
勘探服务
“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为拓展“银企合作”的精准度和深度,实现合作的常态化和精细化,2012年7月19日,市科协与邮储银行眉山分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银企协会对接合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事宜,逐步细化了协会、银行、协会的职责。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银社合作”从提出、实施到完善,经历了“痛点”和“难点”。洪雅县优质生猪养殖协会会长王莲告诉记者,当初实行“银社合作”时,他们试图扩大贷款规模,但贷款成本高、贷款额度小、还款周期短的现状与农户发展、养殖周期长的特点相矛盾,所以即使贷款成功,也可能无法按时还款。因此,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市科协和银行决定为各区县不同行业的农户打造“量身定制”的信贷产品,彻底解决了协会会员想贷却不敢贷的问题。
市委书记李晶要求科协和银行不断完善和推广这一惠民富民新举措,以深化银协合作,支持“三农”创富。同时,根据市政府“择优扶强、定额贴息、专款专用”的原则,市科协、市财政局根据各区县当年“银社合作”在全市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和工作开展情况,采取计划, 并将首批53万元专项贴息资金发放到区县,逐步实现了小贴息大融资,实现了精准扶贫,为帮助农民增收开了一个好头。
2014年12月,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将原有的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从53万元增加到100万元。2016年,市财政“银银合作”贴息由2015年的1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同时争取银行提高优惠幅度,再次提高贷款额度。农户小额贷款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商户小额贷款额度提高到80万元,家庭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并创新“银社合作”小额贷款新产品,积极引导生猪养殖社员参加涉农政策性保险,创新养殖许可抵押贷款,全面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巩固和提升
合作利益最大化。
随着“银社合作”模式的逐渐成熟,眉山的经验享誉全国。中国科协和四川省相关领导先后来我市调研“银银合作”工作,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表示眉山“银银合作”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去年7月,全国推进“银企合作”现场会在眉山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提升“银社合作”的效益,市科协不断建立和完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工作联系沟通平台、培训宣传合作平台、科普阵地共享平台,极大地巩固和提高了“银社合作”的成效。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积极利用“银社合作”融资方式,帮助农技协及其会员走上转型发展之路。单玲县龙浩珍稀食用菌协会会长龙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的种植规模在10万袋左右。2013年、2014年通过“银会合作”获得贷款后,他们的种植面积翻了三番,种植规模达到60万袋。2015年,他再次通过“银会合作”贷款,新建了一个有机肥生产厂。目前,他的有机肥年产值已达1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食用菌协会成员累计获得贷款200多万元,协会产量从每年200多万袋增加到1000多万袋,产值从800多万元增加到4000多万元。
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彭山区观音镇国源葡萄协会通过“银协合作”,累计为协会252名会员贷款3103万元,提升了葡萄品质,获得了“中国葡萄”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认证。“‘银协合作’模式通过提高质量、扩大范围,更好地促进了涉农企业的发展,满足了农技协会和会员的融资需求,同时盘活和优化了银行现有信贷资金,实现了银行、协会和群众的共赢。”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会公司是什么,银银合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00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