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同银行发布了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截至去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446.12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增长7.74%。贷款总额205亿,同比增长11.63%;全年营收9.55亿,净利润2.65亿,较2018年同期分别增长7.28%和7.84%。
去年该行净利润向好,关键指标可圈可点,但今年一季度业绩突变。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总营收1.22亿,较2018年同期下滑近50%;净利润177.57万,同比下降百分之九十七;资产负债表也由扩张转为收缩,环比减少25.38亿。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前十大股东的素质亟待提高。醒目显示,第七大股东山西广灵香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公司,限制高消费。其在大同银行的股权已全部质押冻结。
更有甚者,该行两大股东大通世纪创通租赁有限公司和北京百佳信投资有限公司涉嫌一起标的额4000万的诈骗案;此外,大同世纪创通租赁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连续两天质押大同银行股份,质押金额为其持有的大同银行股份886万股,涉嫌股权重复质押。
针对大同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东素质等问题,新华融媒观察财经记者多次致电银行总部、董秘办,均无人接听。
业绩变化还是因为「单腿走路」?
年报显示,近年来大同银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营收9.55亿。虽然增速较2018年的15.2%有所下降,但仍实现了7.28%的增长。全年净利润2.65亿,增长近8%,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
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投资收入。大同银行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构成,占比99.8%。2019年,该行利息净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7.1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负转正至30.45万,2018年净支出162万;投资收益150万,较2018年的110万增长36%。
今年一季度,大同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超过48%至1.21亿元,但仍占收入的99%;其中,利息收入3.24亿元,较2018年下降近25%,而利息费用20.30亿元,增长超过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4万,同比增长近40%,保持上升趋势,但贡献收入占比仅为1%;本季度投资收益贡献为零。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面临息差的挑战:一方面贷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负债端成本高。
2020年疫情期间,央行联合银监会等部门频繁出台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加快输血实体,帮助中小企业减负,实行信贷利率优惠下调。同时,中小银行压力大,对普通存款的依赖能力远不如大银行。只有加息才能缓解负债端的压力。
今年4月,全年LPR较3月大幅下降20 bp,较去年8月LPR利率改革启动时下降46 bp。这直接导致一季度银行平均净息差下降10 bp,目前不到2.10%。
“银行80%以上的利润来自存贷差,已经过度依赖。如果达到99%,就是“单腿走路”,容易受到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新华财经媒体分析,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70%以上的利润来自存贷利差。现在国家降低贷款利率,相当于削减了银行的利润,补偿给实体经济。
可以看出,大同银行的营收相当单一,其净利息收入的大幅下滑对业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行2020年第一季度仅实现净利润177.57万元,较2018年同期大幅下滑九成七。
此外,今年一季度,该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收缩,从2019年末的446.12亿元降至420.59亿元,环比下降近6%。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大同银行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均有所增加,达到209.3亿元,增幅为5.31%。
在信贷扩张的同时,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不容乐观。具体来看,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
2017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19%,拨备覆盖率为271.4%。资产质量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2018年不良率达到1.84%,拨备覆盖率降至165.7%。2019年不良率再度上升5 bp至1.89%,期末贷款损失准备金6.25亿,较年初上升11.58%,拨备覆盖率小幅下降至161%。
半数以上股份被质押的股东质量堪忧。
官网显示,大同银行前身为大同商业银行,成立于2001年。2014年7月,正式升级,更名为大同银行。截至2019年末,该行注册资本6.49亿元,在大同、太原、朔州、忻州设有60家分行。
目前大同银行股权已质押过半,第九大股东涉嫌重复质押股权。
据天眼查,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4亿股,占比61.63%,已全部质押给中债信用促进投资有限公司,第七大股东山西广灵精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广灵”)持股1000万股,占比1.54%,全部质押给乌市马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大同世纪创通租赁有限公司 Ltd .(以下简称“世纪创通”),第九大股东,持有大同银行886万股,占比1.37%,已全部质押。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4月1日、2日,世纪创通连续向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质押大同银行股权,质押金额为886万股,为公司在大同银行的全部股权。此举涉嫌重复质押。
对此,《新华融媒体看财经》记者致电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对方表示对此问题不予回复。
更有意思的是,大同银行的股东素质亟待提高。
2015年10月至2019年9月,前十大股东山西广灵连续被各地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失信记录多达5次。目前,该公司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公司名单,法人杨丽君被五次限制高消费,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其在大通银行的1000万股被两次冻结,上一轮解冻期为2021年7月。
不仅如此,大同银行第九大股东世纪创通和第十一大股东北京百佳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百佳信”)涉嫌一起标的金额高达4000万的诈骗案。
2020年2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被告杨少玲与王永生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事情的起因是,2010年,原告杨少玲经第三人介绍认识了被告王永生。第三人谎称被告王永生经营多年的中阳公司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能力,并游说原告以公司需要借款进行资金周转为由,借给中阳公司4000万元。最终,原告杨少玲同意借款,并将款项支付到中阳公司指定的账户。本案中,大同银行股东世纪创通、北京百佳信均为被告中阳公司的担保人。但借款到期后,被告中阳公司及其担保人无力偿还借款,杨少玲遂诉至法院。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8日立案,并依法进行了审理。上述裁定书显示,本案涉及贷款4000万元,系被告王永生、第三人谢军、担保公司对原告实施的欺诈行为。目前,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已对被告人王永生涉嫌合同诈骗一案立案侦查。
本文来自新华融传媒财经观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同银行百科,大同银行最新消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9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