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饶文怡
1月3日上午,金立债权人的几名代表来到深圳的信访大厅,希望借助政府干预,从金立获得部分资金,以便先过新年关。
这些债权人基本都是金立的上游供应商。金立资金链危机爆发后,他们的应收账款仍然拖欠,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
去年11月28日,金立在深圳总部召开了部分大型供应商的债权人沟通会。会上,李晶提供了一份偿债方案:有抵押物的债权人保持债权和抵押物不变,未付利息转为新的贷款本金;无担保债权人进行债转股;小债权人(50万元以下)保留债权,两年内偿还。
这些中小供应商属于“无担保债权人”的范畴。相对而言,有担保债权人的债务需要先解决;而小债权人的欠款不算太多,影响不大;所以这60多个中小债权人就成了夹在中间的群体。
“我们最不舒服。李晶从未和我们谈过,我们也不可能很快拿回我们的钱。一些供应商为了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已经开始抵押贷款,找银行贷款,甚至开始找民间贷款。”供应商代表林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所以无奈之下,这些供应商从2018年底开始,多次向深圳市政府求助。他们希望在政府的干预下,能提前从金立拿到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年底工人的工资。此前,他们去过很多政府部门,包括街道办事处和市人大。在多次调解未果后,供应商选择去深圳信访大厅递交申请。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1月3日上午的这次会议中,除了深圳市信访局等政府机关和供应商代表外,金立集团代表、金立集团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代表、深圳市郑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源清算”)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去年12月10日,深圳中院裁定受理华兴银行对金立的破产清算申请。12月30日,《人民法院报》发布消息称,郑源清算所、深圳市中天正清算事务有限公司被指定为金立的管理人,金立的债权人应在2019年3月21日前向这两家公司申报债权。
公开资料显示,郑源结算成立于2003年,曾办理上市公司中科建、新都退休的破产重整。
在信访大厅开会期间,供应商代表不断提出要求,希望金立能拨款1亿元帮助供应商渡过资金难关。
然而,这一要求没有被金立的代表接受。出席会议的金立第二大股东卢光辉表示,目前,由于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资产已被政府冻结,没有余力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另一方面,深圳市政府也表示暂时无法为供应商提供应急资金。
“球”就这样踢到了金立资管的脚下。
在这次会议中,郑源清算的代表给了供应商代表申请应急基金的相关程序:供应商代表列出所有中小供应商的欠款,然后提交给资产经理,资产经理再安排这笔应急基金。
林先生估计,目前金立的中小供应商债权人有60多个。以人均负债1000万元计算,总负债约6亿元。他们希望得到一笔钱,大概占这笔钱的15%-20%,分发给供应商。
“现在一些小规模的供应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等着这笔救命钱吧。”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份申请方案,供应商代表还向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请愿书。他们在请愿书中提出了六点诉求,希望在金立清算或重组过程中得到解决。
这六大诉求主要是围绕金立资产的一系列变化而提出的,主要包括:
此前,南粤银行股权转让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立净资产为68.12亿元;但在2018年11月的债权人会议上,向社会公开的资产数据是,截至2018年8月31日,资产为净负债175.47亿元;因此,供应商要求金立说明243.59亿元资金的具体去向。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因赌博输了十几亿;供应商有理由怀疑金立集团债务危机与刘立荣擅自转移金立集团资产有很大关系,希望彻查。金立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立集团名下的深圳金立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立投资”)进行工商变更,从金立集团分拆。供应商要求依法对金立集团名下的资产进行重组和审计。东莞金钟电子有限公司是由刘立荣和金立集团的其他股东及高管共同出资成立的公司,也是金立集团的供应商。供应商称,金钟电子2018年底分红8000万元;供应商要求对此进行检查并收回相关资金。2017年前收回金立渠道应收账款。要求将东莞金立工业园估值近10亿元的设备资产纳入金立资产清算或重组名单。供应商代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金立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中的上述问题,以追究金立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保护中小债权人的利益。
目前,金立集团的破产重整和清算进程正在同步进行。大多数供应商的首要目标是重组金立,但他们也要求金立在重组过程中更换现有的管理人员。经过这次风波,一些供应商不再信任金立的管理层。
金立的重组顾问是深圳市福海殷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海殷桃”)。林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福海殷桃提出的偿债方案需要半数以上债权人同意,或者持有总债务2/3以上的债权人同意,才能通过。
目前,福海殷桃与债权人、债权人与债权人仍处于博弈状态。金立能否顺利进行破产清算,或者说金立的结局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清算,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果。
对于现在的李晶来说,重组无疑是更好的结果:相比清算,重组后的李晶价值更高;此外,后续操作也意味着重组后,金立还有空的升值空间。
“我们担心的是重组进程拖延太久,后续的经营成果没有保障。同时,重组将使金立管理层逃避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不重组我们什么都拿不回来。”林先生说,供应商之间对于是否支持重组或清算没有共识。
这场围绕中小债权人和金立的债务拉锯战仍在继续。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金立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今年4月2日召开。届时,随着法务部的进一步介入,供应商提出的问题可能会逐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供应商与金立陷“债务拉锯战”,求助政府部门提出六点法律诉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23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