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假央企频繁出没!妖股恒立实业14个涨停,二股东中国华阳的真假央企身份同样惹眼

假央企频繁出没!妖股恒立实业14个涨停,二股东中国华阳的真假央企身份同样惹眼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image-17个交易日14个涨停板,恒力实业(000622。SZ)实打实,二股东华阳的投资价值也水涨船高。

然而,华阳投资的母公司中国华阳经贸集团(以下简称“华阳经贸”)陷入流动性危机,债务持续违约。

显示自己是央企的华阳经贸有限公司,没钱还。同时,华阳投资核心子公司恒力实业披露的股东公开信息指出,华阳投资为“境内非国有法人”,对华阳经贸央企的定义产生质疑。很多债券持有人已经开始“怀疑人生”,市场上关于真假央企的争议重新浮出水面。

事实上,今年以来,触及央企身份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中成建设、中核集团、中国华宇等。,纷纷与央企挂钩,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业内人士认为,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紧张,央企身份认定对相关企业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因此,即使市场上对其真假央企身份有争议,相关公司也不急于澄清。

华阳投资价值暴涨6亿,还不够还债。

17个交易日,14个涨停板,股价从2.58元/股涨到10.48元/股。恒力实业成为今年新的“妖股”。

中国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阳投资”)是恒力实业的第二大股东,持股7649.7万股,占比17.99%,这意味着华阳投资控股恒力实业的“价值”在过去17个交易日内飙升逾6亿元。

但华阳投资的这部分股权收益对于偿还母公司中国华阳经贸集团(简称“华阳经贸”)的持续违约债务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今年国庆期间,华阳经贸爆出发行8亿元“15华阳经贸MTN001”中期票据违约,随后华阳经贸债务违约消息不断出现。

截至11月16日,上述“15华阳经贸MTN001”发行完毕,华阳经贸未能按期兑付的相关债券包括“18华阳经贸CP001”、“18华阳经贸CP002”、“18华阳经贸SCP001”,违约规模超过30亿元,联合信用评级公司已将华阳经贸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C级。

债务违约原因是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剩余银行授信额度小,债券融资困难,导致华阳经贸短期流动性压力剧增。

据统计,2018年以来,华阳经贸已发行2期短期融资券和3期超短期融资券,共募集资金50亿元。融资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今年前三季度,华阳经贸实现营业收入248.79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降19%。这意味着华阳的经贸收入高达100亿元,净利润却只有几个亿。

截至今年9月末,华阳的经贸资产总额为405.24亿元,净资产为169.8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1%。但从公司现金流来看,全面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7亿元,同比下降53.1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亿元,同比下降89.93%。

11月7日,华阳经贸公告称,公司正在制定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处置、多渠道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证券化等。,并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华阳经贸2017年年报显示,持有恒力实业的华阳投资是华阳经贸的核心一级子公司,华阳经贸持有华阳投资控股97.37%的股权。

然而,正是恒力实业在公告中披露的华阳投资的身份,使得华阳经贸央企的身份存疑,因为恒力实业在年报和季报中均将华阳投资定义为“境内非国有法人”,与此前对华阳经贸央企的印象严重不符。

央企身份混乱

事实上,华阳经贸债务违约后,引发了市场对央企债券也会违约的拷问。

公司官网显示,华阳投资持股97.37%的华阳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中国华阳科贸(集团)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有央企之一。现直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业务涉及能源石化、金融服务、国内外贸易、投资控股、国际产业等。,及其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国家对外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是中央直属的22个团体组织之一,正部级。

今年8月起,59岁的高燕接替65岁的姜增伟出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两人此前都曾担任商务部副部长;熟悉资本市场的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也在今年9月从证监会离职后出任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无论是在公司官网,还是在公开报道中,华阳经贸都表现出了央企的身份(广义上不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96家央企,是国务院其他部门或集团管理的央企)。但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官网的“直属企业”一栏中,并未看到华阳经贸。

记者注意到,华阳经贸隶属于中国贸促会下属机构资产管理中心,因此中国贸促会资产管理中心是其实际控制人。

不过,如上所述,作为华阳经贸核心控股子公司华阳投资第一大股东的恒力实业也在10月31日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中披露,华阳投资的股东性质为“境内非国有法人”。

华阳经贸是不是央企,不仅仅是外界关心的问题。华阳经贸相继债务违约后,就连相关债券持有人也开始对华阳经贸的身份表示怀疑。

因此,在11月7日披露的华阳经贸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公告中,债券持有人要求华阳经贸集团再次披露实际控制人。

“华阳经贸的公开信息已明确持续披露,华阳经贸作为中国贸促会直属企业进行管理。”华阳经贸表示。

固定收益研究组雷等分析师认为,公司性质存在疑问,中国贸促会对发行人的支持可能有限,盈利稳定性较弱,流动性效率较差。此外,近年来投资较为激进,出现了持续的自由现金流缺口,推动了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特别是短期周转压力上升较快。在债券市场再融资导致债券发行期限缩短、发行取消的情况下,最终周转不畅,产生债券。

同时,即使华阳经贸的企业性质定义为国有企业,但从历史上看,华阳经贸从控股股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资产管理中心获得的支持有限。

真假央企频频碰瓷

近年来,在债券连续违约的背景下,更多的机构交易对手选择央企/国企,是因为有政府背景的背书和支持,也正是因为很多机构迷信央企的身份,尤其是“字头”。

例如,去年7月,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城建”)曝出数十亿元债券违约,与其身份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4月,中成建设变更实际控制人,其99%股权由惠农投资基金持有,原全资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股权由100%降为1%。

事实上,除了债券融资,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时,也出现过假央企的闹剧。

如10月11日晚间,*ST富友(002427,SZ)公告称,其合作方中国华宇子公司持有49张商业承兑汇票(每张面值100万元)。但在央企中核集团(CNNC)否认中国华宇不是其子公司后,*ST富友并未与中国华宇的子公司合作,但对方并未回单。调解未果后,该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被法院受理。诉讼本金4900万元。

*ST富友诉称,中国华宇及其子公司自称是国务院直属国企,由央企CNNC控股,工商网站上也有显示。然而,CNNC发表声明称,中国华宇不是其出资的公司,这对CNNC产生了负面影响。CNNC的一句话彻底粉碎了中国华宇“假央企”的身份。

*ST富友并非唯一一家被假央企骗的公司,上市公司荣爵集团(002622,SZ)也卷入“假央企”合作风波。

今年7月,荣爵集团提出高达100亿元的合作计划,拟引入中国中核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金融”)作为战略投资者。合作方向包括后者战略入股上市公司,三年内建设100亿元基金投资平台和中央众创合作平台,共同开发“一带一路”项目。

CNNC国彩的名字中含有“CNNC”二字,似乎与CNNC有关,但这一说法被CNNC相关人士否认,百亿合作最终终止。

“要谨慎对待企业性质的定性奖金。在考虑实际控制人和股东的支持度时,可能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得出最终的水平,需要对股东的支持度进行深度分析,不能盲目给定性加分。”CICC的雷等分析师认为。

几百万用户在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的新媒体。经纪人中国享有本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的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温馨提示: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和简称,即可查看股市行情和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和简称,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的习惯叫阅后即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假央企频繁出没!妖股恒立实业14个涨停,二股东中国华阳的真假央企身份同样惹眼":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22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