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燕
出品:全球金融理论
成立43年,上市31年,康佳的《我们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兄弟彩电”陷入康佳的下坡路并非一夜之间。
20世纪末21世纪初,康佳还处于鼎盛时期。不到十年,康佳创造了资产从个位数增长到百亿元的奇迹。当时与长虹、TCL并称为CRT时代的三大巨头。
然而,彩电业的突然“饱和”带来了市场的供需失衡,而在与外资品牌低价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康佳在2001年亏损了7亿元,这也间接导致了陈伟容的辞职。
故事也从这里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整体下滑,CRT向液晶电视转型的背景下,行业内各大公司纷纷行动起来,为彩电行业的突围寻找方向。
特立独行的康佳没有像同行一样钻研高端线路和新技术,而是转向房地产开发。康佳的意思是公司在调整中寻求突破。于是,康佳展开了一系列的房地产投资。但是跨界转型房地产,费了很大的力气,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输了。康佳甚至沦落到靠卖地还债的地步。
随后,互联网电视的兴起颠覆了传统家电市场,彩电行业进入大洗牌。小米、看尚、微鲸、PPTV、暴风等众多互联网电视品牌已经进入市场。复苏的康佳,在彩电技术风起云涌的变革面前,早已失去了先发优势。
2022年,康佳彩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23亿元,营收占比16.97%。与2013年146.97亿元的营收规模相比,康佳彩电业务减少了70%左右。
如何应对彩电业务的逐渐下滑,康佳选择彻底开启“多元化”布局。于是,康佳和“彩电一哥”越走越远,同时也迎来了无尽的低谷。
“不一样”多元化的康佳现任总裁周斌多次公开表示,“康佳未来不仅仅是彩电企业”。
纵观康佳近十年的走势,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发展战略。
2014年,康佳表示要做“国内首家智能电视互联网运营平台”;2016年,为了切入更多的软件服务,提出了“软件+硬件”的口号;2017年增加了“投控+金融”,还提到了“科技+产业+城镇化”等概念;2018年,为了进军半导体行业,提出了“1234”发展战略。
到2023年上半年末,康佳在半年报中再次调整发展战略,将聚焦“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主线。
如果按照康佳的“百变战略”,再看大环境,可以看到这几年的布局是“做自己想做的”和“做自己想赚钱的”。但关键是,康佳赚钱了吗?
历年财务数据显示,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康佳的归属于净利润自2011年起已连续12年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约131.76亿元。2020 -2022年,康佳扣非母净利润分别为-23.68亿元、-32.51亿元和-26.66亿元。
2023年上半年,康佳归属于净利润为-8.92亿元,同比下降-20.18%。经过多年的苦心策划和几次策略的改变,竹篮最终还是打水一场空空,甚至这个竹篮的缺口越来越大,扣损越来越严重。
从业务布局来看,目前康佳已经涉足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除传统家电业务、工贸业务、环保业务、半导体业务等主营业务外。
多元化布局的另一面是,康佳在转型的方向上摇摆不定,经过多年的探索,仍未能找到能够担当重任的第二条业务曲线。
基本盘业务方面,2017年以来,工贸业务逐渐成为康佳的主要业务支撑,连续多年营收占比超过50%。工贸业务主要以IC芯片存储、液晶屏等物料的采购、加工和分销为主。
但由于工贸业务的营业利润来自加工费和上游采购与下游销售的差价,利润微薄。2022年工贸业务毛利率仅为0.65%。同时,工贸业务增速自2020年开始持续负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45.92%。
不过,康佳的白电业务似乎正在好转。
2018年6月,康佳以4.55亿元收购新飞电器100%股权,以强化其在白电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建设基地和产业园、开发空 blending洗衣机等业务提升竞争力。
2022年,康佳白色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2%至39.3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11个百分点至10.33%。
但毕竟白色家电行业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短时间内仍将维持美的、海尔、格力的“三足鼎立”格局。康佳想要维持在白色家电市场的表现已经很难,再创昔日辉煌更是难上加难。
再者,近年来新兴的半导体、新能源、环保等领域,根据2023年半年报有数据披露的材料科技业务、半导体业务、PCB业务,当期营收占比分别为7.58%、0.06%、2.34%,对整体业绩帮助不大。
此外,上述新兴业务多为“挥金如土”,业务尚处于发展期,需要长期投入才能看到回报。这个考验的是资金实力。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佳资产负债率达到78.92%。其中,仅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121亿元,而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仅为76.51亿元,使得短期偿债压力不小。更何况康佳还有71.73亿元的长期借款和32.96亿元的应付债券。
俗话说,烂船还有三千个钉子。作为曾经的霸主,他还是有点钱的。当资金不足时,康佳依靠政府补贴,通过出售资产来维持业绩。
但是资本缺口在逐渐扩大,资产总有一天会被卖光。康佳届时如何应对仍是个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康佳仍以传统业务加工贸易为主,多元化转型之路并不顺利。
其实家电行业也不是没有转型后华丽转身的例子。比如TCL剥离家电业务,抛出数十亿收购中环股份,切入光伏材料领域。相比之下,康佳拓展新业务的力度略显不足。虽然涉及范围很广,但收效甚微。
这可以从康佳的R&D投资中看出。公司的R&D费用率常年在2%左右徘徊。2023年上半年提高到2.26%,但仍未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R&D费用率3%的合格线。
多元化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成功是通往繁荣的道路。但康佳拾起了多元化发展的劣势,业务更加分散,整合能力减弱。看似庞大,但大而不强,外强中干。
或许对于今天的康佳来说,是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研究一下配套的系统,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
给读者的警告:本文是根据公开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的。环球金融理论和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如何,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复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康佳转型成功了吗,康佳业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5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