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花呗越还越多怎么回事,越用花呗越穷

花呗越还越多怎么回事,越用花呗越穷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01

整个社会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消费主义。

“一开始我只是想买一部刚上市的iphone6s。我每月付得起300元。谁知欲望和贪婪越滚越大,噩梦就在此时开始。我开了一系列的借贷工具,比如和白的借款,拆东墙补西墙。如果买不起,可以上演。如果不能分期,可以套现。尽最大努力使账目无懈可击。不敢考研,不敢辞职,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用除了房租和饭钱之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明天的每一笔透支。”

这是一个典型的深陷消费贷款的年轻人的故事。

去年,柏华发布了2017年年轻人消费和生活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近1.7亿90后中,打开柏华的人数超过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中就有一个人使用柏华。在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一个不给你买YSL的男生,不配说他爱你。

心情是三分靠努力,七分靠逛街。

如果娶老婆,一定要娶会花钱的那种。

聪明的女人,愿意为自己花钱。

20岁喜欢的裙子,到了40岁就没有意义了。

……

在社交平台无孔不入、肆无忌惮的煽动下,消费与身份、阶层、品味、智商挂钩。

更不用说那句:“你舍不得买漂亮好看又有品质感的东西,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你不配。”

2016年双11,天猫在微博上祭出了“没有女孩会因为在buy buy买而变穷,尤其是漂亮的女孩”的口号。后来他说:“妇女能撑起整个天空,感谢我们新中国。男人抹眼泪不刷卡,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

与伊万卡相比,他赤裸裸地把“商业女权主义”摆上台面,捏造消费的正义性和紧迫性,煽动人们光明正大地放纵欲望。

仅仅一个月后,161名女生裸贷的照片流出。这些17-23岁的女孩为了筹钱买包包、化妆品、电子产品,不惜上传自己的身份证和照片。有些网贷平台甚至赤裸裸的声明“漂亮女孩可以贷款”。相比天猫“漂亮女孩不会因为在buy buy被买而变穷”的广告语,到底是谁在打谁的脸?

02

有钱就花,没钱就借,

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消费陷阱。

去年,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推出了“年轻就是花呗”的广告。视频中的三个年轻人,一个买了萨克斯,一个四处旅游,一个成立了办公室创业,似乎印证了广告词“活出我想要的样子”。

同样,JD.COM白条广告“憋尿的年轻人”告诉你,不用忍受四次相亲穿一样的衣服,不用在机场星巴克吃泡面,不用和2亿人同一天过节,呼吁年轻人用JD.COM白条消费,“愿所有有耐心的年轻人永远不再错过生活”,“有白条的地方,会有更好的生活”。

两个看似正面的广告,都在试图消费年轻人的痛点,把提前消费描绘成正义的、必要的、有追求的。它调侃坐地铁、吃外卖、租房的普通人:戴上AKG耳机,走遍世界,才对得起自己。

但花呗和白条的本质是小额消费贷款,针对的是资金有限、冲动消费的大学生。指望一万八的名额来谈事业起步,环游世界,提升自己,简直是扯淡。

去年双11大学生消费总额超过30亿,人均一个包。在知乎上匿名写下自己深陷网贷过程的孩子,钱都花在了电子产品、恋爱开销、衣服鞋子上。

此外,数据还显示,我国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能力达到近2万元,年消费总额达到6000亿元,超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对于这样一片巨大而汹涌的蓝海,足以让各类商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想分一杯羹。

作为大数据巨头,阿里对花呗和白条的去向心知肚明,打出来的广告连自己都不相信。

这几千块钱不多也不少。一只温柔的小手,召唤着三千万渴望的亚当夏娃,从一部手机、一支口红,一步步释放自己的猛虎,走向还债——还债——欠债的泥潭。

一旦逾期付款,消费贷外包的催债公司就会给你的父母、同学、支付宝好友打电话,让你陷入恐惧和羞愧。这些产品的名字,包括“花呗”、“借呗”,也是别有用心,传递着轻浮、肤浅、武断、不负责任的价值观。

03

“玛蒂尔德陷阱”,你的毁灭之路

关于消费主义,霍大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玛蒂尔德陷阱:中产阶级毁灭之路》。

玛蒂尔德嫁给了一个职员,过着简单、稳定和个人的生活。然而,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了所有的精致和奢华,她不喜欢丈夫可以满足于一个破旧而局促的家,一张三天换一次的桌布,一块粗糙而俗气的布和一锅肉汤。

她梦见上流社会的大客厅挂着古老的墙衣,精致的家具放着价值连城的瓷瓶,富丽精致的宴会上放着辉煌的银器,侍者坐在滚烫的火炉旁的圈椅上打瞌睡。

最后,玛蒂尔德因为丢失了一条为满足虚荣心而借来的钻石项链,辛苦了十年。高利贷的次数已经让她不得不收回欠条,又办了几张新的欠条来推迟日期。日复一日,没有一刻的喘息,我羞于把这一切告诉我的亲人和朋友。

这和现在深陷校园贷的年轻人差不多。

当你像130年前的玛蒂尔德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时,突然有人告诉你,漂亮的女孩都有烧钱的属性,出门一定要带最贵的口红。月入5000可以看起来月入5万,新肾6也能跟上潮流,尽管你的肾5才用了不到一年。

随着营销人员把幸福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如果你完全接受,你会变得越来越不幸福。花出去的钱看起来是投资在自己身上,没有浪费,但实际上是你为了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毁了自己的上升之路。

改编自宫部美雪同名小说的电影《火车》中,新城小市民女孩子乔向往电视、小说、杂志中描绘的生活品质,沉浸在靠信用卡发财的幻想中。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新城子乔负债累累,四处逃亡。

关于子乔在新城的生活,原著中有一个精辟的比喻:“脱一层皮是很绝望的,需要相当大的精力。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蛇想要有脚,但是它们厌倦了蜕皮,懒得蜕皮,忘记了怎么蜕皮。所以,聪明的蛇卖给它们可以露出脚的镜子。”

镜子里的你很开心。

04

通过消费符号来建立身份,注定是悲剧。

2017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过度购物现象突出,通过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建立的“社交购物模式”是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8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别人穿的衣服好看,就想买一件,7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社交网络上的文章,会引发购买欲。49%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偶像代言产品而冲动购买一些不必要或不合适的东西,明显高于香港、台湾省、德国、意大利。

通过消费符号来建立身份,注定是悲剧。

前段时间,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张小姐的微信截图流出。卡地亚的手表,博柏利的西装,还有在巴黎买的新包...就像三维版的小时代。

接着,张小姐在二手网站买卖衣服被抓,信用卡被停。一个女生最后通过函授考上了律师,现在成了全网的笑话。

双十一过后,小区门口的包装垃圾堆满了快递。

新华社2017年对44个城镇近万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约八成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家庭收入将大幅增长,消费者对中国的信心将创下近10年来新高。

相反,在欧美,反复的经济危机、泡沫破灭、对消费主义的反复反思,使得人们的消费观趋于保守。

在一项针对美国年轻人的调查中,60%的受访者没有一款单品价格超过2000美元的产品,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低于500美元。

虽然学生信贷是美国最大的消费信贷类别,但其主要方向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而非物质消费。

尤其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千禧一代,对债务非常敏感和谨慎,不再像父母一样依赖信用卡。

去年,蚂蚁花呗在发布了一份年轻人消费报告后,自豪地宣称:90后虽然在buy buy爱买,但剁手也不任性,99%都能按时还款,相当靠谱。

这种“靠谱”的价格是多少?

花一万五,还五万花五万,更换九万花坛,借贷花坛,网贷平台都挖了一堆坑,太深了。两年后,当你苦心维系的资金链终于断裂,你会回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你的朋友告诉你“有个平台叫柏华”。

在《火车》原著中,宫部美雪说:“金钱的枷锁甚至可以套住街道的脚踝,更不用说人的了,他们被禁锢的程度会更严重。被困的人是愿意这样干死,还是愿意试着挥动意志之刃,砍断脚踝逃走?”

当外国人接触到我的时候,我惊讶于他们毫不尴尬的脱口而出的“我买不起”。

“我负担不起一周出去吃三次饭”,“我负担不起一年两次出国旅行”,“我买不起两百美元的大衣”...

在英语世界里,“我忍不住”从来都不是一个害羞的词。绕开消费主义的泥潭和枷锁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我放心不下!

仅此而已。

本文由鼎兴传媒(驻1号媒体名称)原创,特此声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呗越还越多怎么回事,越用花呗越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88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