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旁白]
2016年3月,我来到安徽省凤阳县,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提供法律服务。四年来,从村民疑惑的眼神到信任的眼神,我了解了他们的法律需求,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农村在全面依法治国道路上的巨变。无论是为村委会的北大荒农垦项目、安徽高标准农田项目、商标权转化合作项目招商引资,还是为村民与梨园之间的土地流转、矿业公司与村民之间的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的化解,我都尽我所能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这个动机源于一次失败的调解经历。
2018年,村里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合作经营了一个石榴园,双方约定共同投资推广新品种。石榴即将收获的时候,因为土地出让金和政府奖励费的分配矛盾,双方长达两年多的合作不得不终止。看到苗木被堆放在石榴园里,无法对外销售,我立即为包工头保存证据,并找到双方进行调解,分别解释法律规定和双方的约定,试图解决双方的矛盾。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让步。经过几轮谈判调解,双方接受了我的调解方案。没想到,第二天,其中一人丢下树苗和石榴园,不辞而别。
看着一天天贫瘠的石榴园,我深深意识到,法律意识淡薄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从那以后,每当我走访村民家时,我都宣传在农村自治和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我认为,只有村委会和村民充分了解法律,才能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养成崇尚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地处淮河边的小岗村,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民俗,也存在一些陋习,红白喜事,铺张浪费,人情礼金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出于人情,大家尽管有苦难言,也不得不“随大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普法突破口,所以我利用走村串户的机会反复宣传这种陋习的弊端。村民们深受感动,很快,简朴不铺张成为小岗村村民的共识。
近年来,我还与村委会协商启动了“信用村”建设项目,从贷款、合同、义务等方面评估村民的信用状况,并进行年终评比,奖励信用分高的村民。出乎意料的是,信用村的建设进展顺利。不仅村委会依法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村民诚信守法的意识和行动也大大提高了。
去年尝试拍摄法制宣传短视频。四年前,村民遇到困难时更“同情”,现在更“通情达理”。每次看到村民津津有味地用手机看我的视频,我就知道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已经在这个村子里生根发芽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调解失败多久出判决书,调解失败一定会立案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81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