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惠泽的城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文化产业的活力得到释放...今年以来,山东省邹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继续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擦亮文化名片,推进“文化为善”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涓涓细流滋润心田。
今年8月,“邹瑾深圳”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基地在深圳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交流基地以“融媒品+文创展”的形式展示铝工业、纺织工业等“山东手工”文创,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平台,打造沈邹平人的精神家园,实现“两个中心、一个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中心、“学习力”平台)的融合发展。
打造“精致文明智慧实践”品牌,邹平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三治”融合的路径逐渐成型。按照“五有”标准,秉承“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原则,邹平建成了1个实践中心、16个实践站、874个实践站、839个实践家站、26个实践基地。对全市874家执业站进行星级评定,实施动态管理,打造“文明执业百米服务圈”。在邹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率先建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展示馆和学习力线下体验馆。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花朵感动邹亮。
主次干道宽阔通畅,街心花园处处美丽宜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倡导文明礼貌,传递文明新风...
邹平把创建城市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全市3.8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15.97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社区管理等工作。在全市主要路口实行“两名交警+八名志愿者”的文明交通劝导模式,行人路口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制止率100%。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开通创城热线。各级文明单位全力推进城区道路畅通、农村改厕等110余项民生工程,改造老旧小区53个,新增划定机动车停车位1万个,划定临时智慧停车位63个,城区7个市场全部规范提升;组织评选道德模范、邹平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举办“最美逆行者”、“榜样的力量”讲座1858场;主动帮扶212个文明村、文明实践站、农村“复兴少年宫”,真正把文明城市创建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文明村镇55个,省级以上文明校园4个。
波兰文化名片,文旅融合才会香。
“去黄河边的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10公里水果走廊,百年枣园...邹平的沿黄旅游越来越繁荣,包括沿黄旅游在内的乡村旅游占邹平旅游综合收入的四分之三。整合发掘“南山北水”的自然资源,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宣传邹平山水,让邹平人享受生态福祉,让外地人把邹平当成休闲旅游的目的地。邹平以其丰厚厚重的底蕴、文明时尚、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顾客,结交着好朋友,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邹平。邹平工业发达,铝业、纺织业领先,有14个主要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张高水杏、常山山药、红芽香椿等特产远近闻名,酸豆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邹平,孕育了先天下之忧而乐、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精神。如今,邹平着重展现“精、神、灵”,突出好产品、好待客、好景观三大亮点,以人文精神引领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邹平市文明办,邹平文明网官方平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75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