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到处都是美丽的山川,展示着美丽的美元和松花。2022年,湖北松滋农村商业银行将围绕松滋打造样板区、先行区、示范区,打造“三区四城”产业新城、浓香酒城、山水绿城、活力港城的战略目标,聚焦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内涵,持续做好支农支小业务。
一池“金融活水”浇灌着城市的实体。
松子代表工业,因工业而强。近年来,松滋农商银行紧扣松滋市委市政府“12345”产业振兴目标,用“五个支撑”帮助松滋工业经济挺起“钢铁脊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支持成熟企业加快领先。2022年,松滋农商银行以“一区三园”建设为重点,支持先锋汽车、力源科技等18家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为金顺电力、金箭阀门、郝建再生资源等工业企业授信18.56亿元,发放新增贷款7.72亿元,与401家企业开展结对帮扶,为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与雷蒙公司、松川矿机、葛洲坝水泥等核心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签订连锁小额贷款战略协议,为上下游产业客户提供授信6000万元,发放贷款3389万元;积极支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向祥和建设、龙发建设、仲达建设等多家市政工程项目中标公司发放2340万元政采贷款。
支持开发型企业转型升级。以“创业贷款贴息”为抓手,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给辖区内创业者吃下增加经营收入的“定心丸”,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年共发放贷款58.26亿元,帮助8792户小微企业复工生产。
支持困难企业克服困难。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当地优质企业复工复产,松滋农商银行加大了对农业、交通、物流、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信贷倾斜。2022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从28.97亿增加到33.43亿,户数增加170户。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为745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民营经济主体发放优惠贷款或降低贷款利率,涉及贷款余额17.03亿元,为客户降低成本2840万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46亿元,增速1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5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支持投资企业落地生根。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为有效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松滋农商银行聚焦市委市政府招商签约项目,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精细服务上下功夫,持续跟踪企业经营状况,关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及时传递金融政策,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继续做好金融服务的“宣传员”、“宣传员”、“来访者”。为郝静新材料、必美新能源、洪菊电子五金等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600万元。
一批“金融村官”服务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农村就要振兴。所以更重要的是做好“三农”,处理好城乡关系。松滋农商银行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牵引,以“五大活动”为抓手,用金融之笔绘就傅敏乡村美好新画卷。
全面开展“金融村官进驻活动”。该行已向全市259个行政村(社区)派出80名“金融村官”。按照“联一户标一户,扩大活跃区域”的总要求,扎实推进送码信用、村通信用工作,走访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为乡村观光、绿色生态农业等新兴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活动”。该行在全辖建设了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投放涉农贷款78.65亿元,支持2.1万个涉农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累计为辖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授信9.6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779笔,金额3.06亿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规模占全市脱贫人口贷款总额的74.20%,有效缓解了农村融资难问题。
全面开展“首次扩贷活动”。该行将“非贷款户”纳入优先支持范围,进一步降低服务重心,提升金融服务,扩大受益企业覆盖面,对接“非贷款户”1274户,支持普惠小微农户1.82亿元。
全力开展“对接走访活动”。主动与人社局、商务局、招商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对接。,深入开展“金融早春行”、“百企行”、金融支持“专精创新型”小微企业等活动,全面开展上门拜访对接,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定制“一企一策”金融服务方案。2022年,向“专业化创新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045万元。
全面开展“网上服务活动”。借助“楚天农商云”、“人码合一”、“智能微贷”等线上平台,全力推广“301”贷款模式和“1351”限时融资模式,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转移到营业网点,提供“无感授信、有感服务”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使从贷款申请到放款不到半小时。为松滋市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5所初中、2所高中提供医疗费用、学费、生活费等金融服务在线支付,交易63万笔,总金额21.74亿元。2022年,通过智慧微贷系统发放贷款2209笔,金额2.56亿元;利用“楚天贷码”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8亿元;共受理不动产登记3768件,减免贷款客户手续费50余万元。
一腔“金融血液”温暖了乐享大地。
一腔热血是勤奋和宝贵的,即使洒了也能变成毕涛。长期以来,松滋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经营环境,积极打造听党指挥、为政府分忧、为人民信赖、为老百姓满意的“责任银行”,灵活运用“五类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创业注入活力。
执行货币信贷政策。围绕“六稳”和“六保”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业务等惠企政策,加大对普惠金融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资金直接落实到企业。2022年,发放支农小额再贷款682笔,金额6.92亿元;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194笔,金额8.11亿元。
落实纾困帮扶政策。全面落实“三不三优”政策,即“不贷、不贷、不压贷”、“优化还款期限、优化不还款续贷、优化贷款展期”,落实“一户一策”、延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偿还贷款本息1779笔,金额16.53亿元;502笔贷款的到期展期金额为4.17亿英镑;92笔贷款中,3.14亿笔贷款到期不还款展期;53笔贷款1.02亿元;疫情期间减免7笔贷款罚息32.83万元,有力地为松滋市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硬骨头措施。
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各项金融服务收费,打出“免、减、缓”组合拳,累计降低企业成本900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落实扶持新市民政策。松滋农商银行针对新市民因抵押物资产不足、征信缺失而面临创业就业障碍的问题,通过优化服务、产品、流程,为新市民创业、安居乐业提供金融支持,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帮助新市民扎根城市、安心创业。该行累计向新市民发放住房按揭装修、创业贷款等消费贷款5625笔,累计发放贷款12.81亿元。
实施自愿援助政策。该行172名党员和30多名青年志愿者自觉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总结经验、对照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基层实践活动中努力拼搏、当先锋、求实效。2022年,下沉社区共有378人参与疫情防控,532人走访小微企业和群众。全员发扬“挎包银行”精神,变“坐等客户上门”为“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上门开户、上门调查、上门对账等“保姆式”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激活、上门挂失等“绿色”服务。全年为356户客户开辟上门服务绿色通道。
一个“金融概念”,彰显消费者保护情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市旅行社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面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松滋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五大能力”,强化“金融为民”责任。
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能力。松滋农商行继续贯彻“全行战略、全行工作、全程负责、业务流程管理”四大理念,全面落实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要求,研究政策执行的有效方式方法,完成分工,全面梳理完善内控体系。出台了《松滋农村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松滋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管理暂行办法》、《松滋农村商业银行消费者投诉管理办法》、《松滋农村商业银行重大金融消费纠纷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消费者保护制度,推动消费者保护工作制度和审查制度的迭代更新。积极开展数据治理,落实信贷合规和信息安全管理内控机制,规范小额贷款管理责任制,推动业务流程重塑和客户体验持续提升,坚持为消费者办实事、谋权益,筑牢金融安全的保护盾。
提高投诉管理能力。本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投诉管理枢纽和自下而上的投诉处理流程,充分利用多元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方式,遵循“统一流程、预防为主、首问负责、属地管理、及时处理”的管理原则,进一步提升投诉管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及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保障客户合法、合理、合情的金融服务需求。运营服务部统筹辖内25个网点的消保和投诉处理工作,办公室24小时进行舆情监测,及时有效处理市长热线反馈的投诉或客户诉求,确保不发生声誉风险事件,客户满意度持续上升。近年来,投诉有效处理率达到100%。
提高公众教育能力。松滋农商银行按照“教育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定期开展“网点+网点”模式的教育活动,不断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围绕“五个共产党员”的思想,该行以下基层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金融村官”为纽带,以“金融知识进千家万户”、“金融知识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打造开放式宣传教育平台,在村组、社区、学校、超市等人流集中的区域,面向农民、新市民、学生等人群开展“金融大讲堂”。
提高优质服务能力。以培育创建示范分行活动为抓手,全面优化“软”“硬”环境。一方面,不断强化各岗位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优化消保队伍建设,利用政府学习会、条线培训会、网点班后会、月度工作会、专家讲座、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推进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营业网点环境建设,完善网点硬件设施,定期对外墙、招牌、标牌、广告、内部大厅、电子机器、客户坐席、便民设施、宣传单、教育书籍、绿植等进行改造、清洁和更新。网点,全面优化设备和业务流程,提高网点和设施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形象。
增强普惠金融的能力。松滋农商银行一直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持农村市场的主体地位。针对农村“一老一少”等特殊群体的差异化支付需求,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服务创新并行,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直接的便民服务。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付渠道,在纸厂河镇、何洁镇安装22台助农取款设备,手机银行16.05万台,“扫码支付”3.05万台,“POS终端”2608台,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为当地居民提供网上收款、转账、支付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体系,让老年客户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2001年,各类电子银行渠道交易总量2799.42万笔,总额4987.02亿元,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松滋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和上级行的工作部署,深耕本地市场,加大信贷投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实做细金融服务,以奋斗者、跑者的姿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苟薛飞)
编辑:张伟、王丽娟、王晶晶、曹阳
郑重声明:本次头条信息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合作。请读者认真甄别,谨防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牢固树立金融为民工作理念,深入践行金融为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35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