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宜信公司企业文化与CSR中心总监许接受新华网专访。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路虽远,行程必至;尽管很难,但它会完成的。
“扶工不扶农,扶富不扶贫。”这句顺口溜反映了当地一些农民对农村信贷状况的不满。如果说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下,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那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这种需求已经接近饥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支农”“支小”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刻不容缓。近年来,宜信的“益农贷”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促进金融支农的途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促进可持续减贫的“公共财富管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同于传统的“输血”扶贫、扶农。2009年,宜信推出易农贷平台,将爱心贷款人与需要资金的农村借款人一一对接,在陌生贷款人与农村借款人之间搭建公开透明的爱心桥梁,开创了“可持续扶贫”的创新公益模式。
“当一个农民可能刚刚接触到益农贷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提供3000元的贷款这样的资金支持。很多人会觉得3000块钱不够。其实我们在做这样一个项目的时候,发现我们很多农户在生产经营的时候都是缺少一些资金的,所以我们会给他一些小额的尝试。”宜信企业文化与CSR中心主任许告诉记者。
“一百块钱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借出,所以有可能很多人会一起拯救这份爱心,一起帮助农民。比如3000元可以是30个人100,也可以是3个人1000。平台中有爱心的出借人会比农户多。农民平均借款五六千元左右,我们的爱心贷款人平均每个600到800元,所以是一种门槛非常低的公益方式,人人都可以参与。”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五年来,通过努力和发展,益农贷现已拥有19家合作机构,覆盖农户10000余户,爱心出借人12万人,平台累计出借资金接近9000万。
“公益与商业相结合,是我们推广造血式可持续扶贫模式的经验。”宜信首席执行官唐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益农贷是宜信普惠金融的一次实践,搭建了一个创新公益的金融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益农贷的公益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借贷而非捐赠。农民得到了有尊严的帮助,因为他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钱,然后赚到钱还清;二是倡导勤劳致富,勤于改变命运。做得越好,功劳越多,给予的支持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第三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建立联系。农村资金短缺,城市很多人资金闲置。通过益农贷,一方面帮助农村真正需要的人,一方面帮助城市需要做公益的人。
互联网金融先锋
早在2009年,当互联网金融对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时,益农贷就已经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创新的公益模式和金融扶贫理念为导向,实现了互联网平台上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互动,有效提升了互联网信息价值和资金流转利用率,成为互联网金融最早的实践者之一。
“益农贷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你可以登录这个网站,选择一个你愿意帮助的农民,然后用你的爱心资金点对点支持她。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实现很低的门槛,非常容易操作,也可以透明直接的看到你在帮助谁,帮助之后他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许对说道。
可能有人会问,互联网的创新技术能到达偏远的山村吗?农民的互联网知识能普及吗?许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移动支付是一个特别新的词,但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移动支付比例最高。你可能想不到,在非洲肯尼亚,60%的钱都是手机支付的,因为过去其他金融资源非常匮乏。相反,因为地处偏远,人们不善于为他服务。造一台ATM机太难了,但大家都有手机,就用它一步到位地支付。”许灵修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事实上,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正在积极改变整个金融生态,加剧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速空之前的资金流动,也有力地推动了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和银行业开放。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接入农村金融领域,将互联网金融的文化理念植入农村,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
对此,许表示,在农村发展和扶贫领域,互联网技术将在创新金融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益农贷在5年前就做了这样的尝试,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或机构利用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帮助农村发展。
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
“线上信息+线下业务”的民间借贷运营模式,已经成为投融资占领民间金融市场,引领民间借贷走向阳光化的最成熟、最安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益农贷经过五年的发展周期,取得了快速发展。那么,这种模式有什么优势呢?
据许介绍,益农贷的平台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以叫O2O,有爱心的放贷人完全用互联网来联系和放贷。线下,益农贷与扶贫政策支持的国际机构、NGO建立合作关系。这些机构中的大多数在小额贷款帮助农业方面有十到二十年的经验。许告诉记者,这些非政府组织原本是为农民提供一些小额信贷服务的。适当的农业贷款与非政府组织挂钩,非政府组织向农民提供一线服务。
这些与益农贷合作的NGO组织都有自己的线下服务团队,他们称之为小额信贷官。“如果有机会和我们一起下乡,你会看到我们的小额信贷员骑着电动车。他可能要前往农户家中调查他的情况,了解他的需求,同时尽可能提前将资金发放给他。因为农民可能离银行很远。所以他们会把钱给农民。”许对记者说。
此外,小额信贷员还会收集农民的信息,告诉他们钱的性质、还款的时间和金额以及利息。同时,小额信贷员会清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收集基本信息,输入到益农贷网站。
“益农助农贷款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人工完成,互联网无法到达,但我们的互联网可以到达NGO合作伙伴的办公室。所以通过互联网和线下都有合作机构,像链条一样把一个服务齐全的链条串起来。”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业内专家表示,益农贷平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爱心贷款人贷款而非捐赠的形式,帮助中西部地区需要小额资金发展生产的贫困农村借款人。这种“造血”的公益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二是将互联网金融与公益相结合,在国内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公益模式,从单纯的财政捐赠,到从自身专业领域参与公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潮,这种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公益模式无疑是金融服务领域的又一次创新。
作为普惠金融最早的实践者,中国,2009年,宜信公司将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思维与小额信贷挂钩,先后成立了益农贷、农商贷、农机融资租赁等项目,为农民等低收入人群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咨询服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普惠金融实践之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宜信贷是正规的吗,合法吗,宜信普惠最新情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31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