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过2亿元的股东所持股份将被拍卖或拍卖,用于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债务,而自己9亿多元的借款却面临着无法收回的尴尬。
青农商业银行(002958。SZ)5月30日披露,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建设”)持有的14.46万股股份已解冻减持。巴龙建设和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集团”)持有的近7900万股股份将于6月底再次被法院拍卖。
当日,清农商行经过两次法院核查,因无财产可供执行,终结了对巴龙建设、巴龙国际两笔贷款的强制执行,涉及本息合计近9.2亿元。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到2022年底,两家公司在银行的贷款余额合计超过12亿元。
青农商行在公告中称,如果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但在巴龙国际等陷入债务困境的情况下,该笔借款能否收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前,该行的许多大额贷款都存在风险。
股东的股份再次被拍卖。
青农商行5月30日晚间公告称,近日,通过邓忠公司深圳分行系统查询,获悉巴龙集团、巴龙建设持有的该行全部股份已被青岛市黄岛区法院冻结,冻结期限为36个月。
霸龙国际和霸龙建设是山东省知名民营企业“霸龙系”成员。目前分别为清农商行第六、第七大股东,合计持股约3.98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7.16%。其中,巴龙国际持股2.25亿股,占比4.05%。
早在上市前,巴隆就在通过质押方式为所持有的清农商行股份融资。在2022年3月的一次董事会会议上,原清农商行独立董事林升因建议对方降低质押比例,对巴隆集团质押该行股权的议案投了弃权票。从那年上半年开始,巴龙在银行的股份被法院多次冻结。
在所持股份全部被冻结的同时,青农商行同日还披露,巴龙建设持有的占0.0026%的14.46万股股份已解冻,并以2.96元/股的价格被动减持。
本次减持前,巴龙建设持有清农商行约1.73亿股,占比约3.11%,为第七大股东。本次减持后,巴龙建设剩余持股约为1.729亿股,持股比例与之前接近。
这已经不是巴龙第一次被动减持清农商行了。自去年12月底以来,巴隆系持有的清农商行股份因债务纠纷被司法机关多次拍卖。今年1月18日,该行披露巴龙建设持有的186.5万股已解冻减持。目前,巴龙建设被动减持201万股,占比0.04%。
而更大规模的被动减持将在不久的将来到来。青农商行5月24日发布公告称,巴龙集团和巴龙建设分别持有的6012万股和1873万股股份将于6月28日至6月29日10: 00由青岛黄岛法院拍卖。
公开资料显示,清农商行上述股份总起拍价超过2亿元,将分两次拍卖,一次为3655万股,起拍价约1.05亿元,另一次为4320万股,起拍价接近1.21亿元。
根据上述数据,如果拍卖完成,巴龙国际和巴龙建设在清农商行的持股数量和比例将进一步减少至约3.19亿股和5.74%。
12亿贷款“未完”
在所持股份被冻结拍卖的同时,巴隆系与清农商行也陷入债务纠纷。
在5月30日的另外两份公告中,青农商行表示,已于近日收到青岛中院的执行裁定书。鉴于清农商行与巴龙建设、巴龙国际等公司的两起金融借款纠纷,法院已作出执行裁定,两家公司被列入高消费限制名单。执行申请人香港中路支行也申请终结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清农商行向巴龙国际、巴龙建设收回的上述债务本息合计接近9.2亿元。在此之前,4月28日,银行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中,巴龙建设涉及本息、罚息、复利共计3.67亿元,巴龙国际对应金额为5.5亿元。
巴龙在清农商行贷款不止两笔。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本行与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及其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共计14亿元。截至2022年末,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及其关联方在该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57亿元和3.5亿元,总额达到12亿元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巴隆系由蒋俊平于1991年创立,经营范围涵盖服装、建筑、房地产、冷链、国际贸易等领域,现已成为总资产超过5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金融在巴龙系的业务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开资料显示,除了青农商业银行,该公司还作为大股东投资了济南、烟台、潍坊、长岛四家农商行,金融资产6000亿元。
根据现有资料,巴龙国际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巴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巴龙国际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烟台和潍坊农村商业银行36.59%和6.84%的股份,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济南农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巴隆国际持有该行9%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蒋俊平也是该行董事。2019年以来,济南农商行一直未披露年报。第三方信息显示,巴隆国际持有的股权已被质押,蒋俊平仍担任该行董事。
今年3月中旬,巴隆国际在微信官方账号“中联万茂”发布的声明中透露,其总资产约73亿元,其中金融机构持有的不动产和股权价值分别约32.8亿元和40.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49亿元,负债率约67%。
巴龙国际表示,截至2022年4月,公司从未与任何企业或个人发生任何法律纠纷。造成资金短缺和债务纠纷的原因是青岛港巴龙消费品配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巴龙集团与其他机构合作投资建设运营。受多重因素影响,项目用地未及时到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融资,导致公司长期缺乏资金偿还项目资金和短期民间借贷,员工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巴隆国际也在声明中承诺,生产经营正常,不会破产重组,将尽快分期偿还所有债权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隆系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最新公告,清农商行香港中路支行之所以申请终止执行,是因为法院在两次查询不动产、银行存款、车辆登记情况后,发现巴龙建设、巴龙国际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清农商行也在公告中表示,如果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但在巴龙国际和巴龙建设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该笔借款能否收回可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大额贷款风险陆续暴露。
截至5月31日收盘,青农商业银行近期报收于2.77元/股,总市值153.89亿元,动态市盈率6.64倍,市净率0.50倍。
2019年3月上市之初,清农商行的表现相当抢眼。股价最高时达到10.97元,随后一路下跌。去年10月跌至2.72元/股,累计跌幅超过70%。此后有所反弹,但最新收盘价再次逼近历史最低点。
上市以来,清农商行业绩增速逐渐放缓。数据显示,2019年,该行营业收入87.29亿元,净利润28.47亿元。到202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99.43亿元和23.46亿元,其净利润仅为上市当年的八成多。
与此同时,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201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6%,2022年末上升至2.19%。今年第一季度,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业绩和资产质量下滑的背后,是大额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暴露。
青农商行今年3月披露,2018年,青农商行薛佳岛支行向中海地产有限公司发放两笔14.3亿元贷款,但展期后中海地产仍未按约定偿还贷款本息。今年3月,薛佳岛支行向法院起诉,要求追回本金约10.5亿元及相应的利息和罚息。今年5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中海地产分期偿还欠款。
此前,青岛金奎大金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奎大金源”)在该行的贷款已逾期。2021年10月,该行披露,2015年该行保税区支行向金奎大金元借款7.6亿元。后来,保税区支行和黄岛支行先后对部分贷款进行了展期,但金奎大金源未能按期还款。2021年下半年,该行为被诉至法院。
此外,该行2019年向欧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借款7亿元,这笔借款也已逾期。去年3月,银行起诉后,双方在法院调解下自愿达成协议。不过,该行没有透露这笔贷款后来是否收回。
不过,今年以来,清农商行的利润和资产质量都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7.23%和6.14%。去年同期,该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6.34%和1.52%。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也从去年底的2.19%降至2.09%,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股东持股被拍卖、已无财产执行,青农商行如何追回巴龙系9亿元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23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