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博览•财富》|西北农民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第一家银行

《金融博览•财富》|西北农民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第一家银行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作者|宋建威“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晋绥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在华北敌后创建的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建立之初,根据地金融极其混乱,主要表现在货币流通品种繁多,储蓄货币通货膨胀加剧,货币市场筹码短缺,市场交易不便。一些无良奸商趁机倒卖银元和法币,或通过扩大发行有号票据进行金融投机。民间高利贷活动的猖獗,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混乱。为了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顺利运作,共产党领导的新银行呼之欲出。

出生

1937年8月,刘从太原回到兴县,帮助八路军120师建立晋西北根据地。经北方局书记刘少奇批准,获准以开明士绅身份开展统战工作,并任兴县战地动员委员会经济部长。为了稳定财政和物价,保证供给,解决部队的资金供应,晋西北临时省委决定由刘负责创办兴县农民银行。1937年11月底,兴县农民银行正式开业,货币为兴农币,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西北农民银行的前身。

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会议决定在边区建立“西北农民银行”。经中共中央和晋西北行政公署批准,1940年5月10日,在兴县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西北农民银行,发行货币为西农币,首任经理为刘·。

为进一步加强银行工作,1941年春,中共晋西区委任命狄景祥为西北农民银行经理助理。1942年,晋绥边区实行精简行政的政策,西北农民银行与西北贸易总局合并。两个机构合并后,将由行署统一领导,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人和机构。他们的机构还是按行政区划设置,区(或区)一级都设立了分局。这一制度一直维持到1948年,是适应当时晋西北恶劣环境的有力措施。在行署的统一领导下,安排工作,调度资金物资,对发展经济,稳定财政,支援边区革命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统一后方、全力支援前方的方针,1947年10月,西北局兴县会议提出了统一陕甘宁、晋绥地区财政工作和机构的建议。11月23日,经陕甘宁边区政府和晋绥行政公署同意,陕甘宁边区银行和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和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西北贸易公司也在组织上合二为一。合并后,陕甘宁边区的银行货币停止发行,西北农民银行西农币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的统一本位货币。

1949年2月21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同意,将西北农民银行总行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分行,其下属机构相应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或支行,任命黄亚光同志为西北分行行长。同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分行正式成立,西北农民银行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主要业务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农民银行为了完成“稳定西部农币,促进生产,对敌开展货币斗争,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任务,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主要业务是发行货币,支援生产发展,保障革命战争的供应。

●发行货币

西北农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货币分为兑换凭证和记账本位币两种。1940年发行兑换券兑换法币。自1941年1月,山西西北行政公署宣布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货币是边区唯一合法的功能货币。抗战时期,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分为10种面额,分别是五分、二分、五分、一元、两元、五元、一元、五元、一百元、五百元。根据不同的版本,有19个面额。

1946-1948年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实行货币统一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西农币增加了新的种类,发行了大面额货币。在伍佰币的基础上,面额增加了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据统计,1940年4月至1948年12月,西北农民银行洪涛印刷厂先后印制了15种面额、29种样币的西农币,共计约3.8亿张,6439亿元。

●存款业务

西北农民银行办理的存款业务主要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一定的实物存款。最初,存款利率定在6%至8%。1941年8月,为鼓励存款,规定“干部和职员的一切存款,每月给2%的利息”。

1943年,在第一次同业董事和银行分行经理联席会议的决议大纲中,延长了存款利息计算的期限。“活期存款余额在1万元以上的3月份开始计息;定期存款不得少于半年。”根据1941年11月至1942年8月西北农民银行的银行存款统计,可以看出银行存款的数量很少,尤其是定期存款只占全部存款的0.096%,而且大部分是政府和军队的存款。存款短缺显示了金融的战时特征。

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战时物价波动的影响,西北农民银行还办理了“贴现存款”和“定期米折存款”,并于1946年11月5日颁布了《定期米折存款办法》。

●贷款业务

抗战时期,西北农民银行坚决贯彻农业优先的方针,大力发放农业生产贷款,主要包括春耕、青苗、耕牛、水利、一般农业贷款和植棉贷款。1941年2月28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发布《春耕贷款借粮办法》。1943年大生产运动开展时,西北农民银行于1月19日制定了《农贷暂行条例》。西北农民银行贷款主要投向农业,但也投向工商业。

为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西北农民银行还发放了一定数量的合作社贷款。晋西北行署先后颁布了《合作组织暂行条例》和《鼓励合作事业条例》,并提出部分资金作为合作事业贷款。当时,合作社被视为团结和改造小生产者的桥梁,合作社贷款被视为避免商人剥削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信用合作社,在活跃农村借贷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理“外汇”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外汇”是指除西部农币以外的其他货币,既有友好地区的货币,如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货币,陕甘宁边区的陕西边币,晋察冀边区的河北边币,敌占区的假币,也有法币、赤金、纯银、银洋。管好“外汇”是稳定边区金融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稳定地方货币,稳定根据地经济社会,进而支援根据地建设的有力措施。

实行“外汇”管理,集中使用“外汇”的政策,对于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交换,打击敌人对奢侈品和非必需品的倾销,支持货币斗争,稳定西部农币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理财政部

抗战时期,边行设有财务室,代理政府国库。资金业务已成为西北农商行的一项重要工作。1940年7月26日,《县国库具体章程》颁布,方山、兴县、南林、临县、偏关、宝德等部分县级国库机构依章程成立。1941年10月,《晋西北行署各级金库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对提高本币信用、发展边境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启发

首先,支援生产,加强经济建设一直是财政工作的重点。

在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上,边区党和政府坚决把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放在大力发展生产,加强经济建设上。晋绥边区之所以能够在战争的恶劣环境中克服财政困难,保证战争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民生活,是边区党和政府反复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生产建设思想,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证供应”的财经工作总方针,采取各种积极的财政措施,扶植和鼓励农副工业、工矿工业和各种手工业生产的结果。

其次,根据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始终是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和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是边区财政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晋绥边区晋西北、晋西南、绥蒙的经济基础差异较大,而且由于军事斗争形势的影响,根据地所辖地区有得有失,给边区的财政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由于晋绥边区的党和政府能够按照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财政经济的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调整和完善,因而能够不断克服消极因素,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开创财政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最后,“金融为民”一直是金融家的情怀。

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经济建设的根本。正如革命战争一样,经济建设必须动员、组织和依靠群众。晋绥边区的党和政府能够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各项财政经济建设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为了使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有效措施,帮助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制定水利、畜牧、植棉、特产等鼓励生产的条例;发放贷款和粮食,发展生产;减租减息,以减轻人民负担。人民真正看到共产党和民主政权真正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完全为群众利益而工作,所以愿意为革命战争贡献一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博览•财富》|西北农民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第一家银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97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