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虚假招聘陷阱,假招聘真诈骗

虚假招聘陷阱,假招聘真诈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想为简历“贴金”,却高价拥有“山寨”证书;追求高薪工作却陷入“美容贷”骗局;加入“兼职团”上当了,甚至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瞄准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手段非法牟利,给这位刚刚步入社会的菜鸟设置了很多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招聘骗局中的一些伎俩不仅迷惑性强、链条长,而且让人越陷越深...

虚构政府网站,发放“山寨”证书,诱捕投机取巧者。疫情期间,正在找工作的刘先生接到电话,说可以帮他找工作。但刘老师学历比较浅,建议办一个住建部认可的“国家建筑工程专业”的认证报告,这个证书也可以在“官网”上查。听说报名费300元,审核通过后又交了7500元的“入库报名费”。如果考砸了,报名费退还,刘先生就报名了。几天后,工作人员通知他已经通过审核,并为刘先生出具了证明。刘先生应聘时被告知这个证根本不存在,找工作也没用。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成千上万像刘先生这样上当的当事人。5月,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抓获杜某某等19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记者发现,所谓的“官网”域名为“www.cncpi.cn”,不仅使用国旗、国徽、相关领导人照片、讲话、文章、政策法规等内容,还设有专门的“查询入口”。

再比如以“兼职”为由骗人入群。记者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以免费领取电饭煲的名义加入群,发兼职广告,号称是一些电商平台刷单。然而,记者按照提示操作后发现,所谓的“兼职”是在一个名为“九财网”的app里。

拿信息互相串通作弊更“准”

收取就业培训费、服装费等招聘欺诈手段,是老套路了。现在诈骗升级,诈骗分子更“准”了。

丰台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赵磊告诉记者,在“假证”案件中,嫌疑人事先冒充建筑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接受应聘者的简历,然后以可以办证为名拨打投递简历的主电话,相比“撒网”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招聘平台上有大量的企业。虽然会审核基本的营业执照和招聘信息内容,但是企业太多,无法完全了解实际经营情况和招聘动机。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注册了正常的公司,但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获取简历。此外,一些社交软件群还在倒卖简历,那些除了姓名、性别、联系方式之外,还包括微信号、居住地等详细信息的简历,20元就要近一份。

不法分子还利用年轻人没有积蓄的特点,通过骗局引诱贷款。在招聘美贷的套路上,医美诊所和网贷app公司是合作关系。在一名自称负责贷款审核员的男子帮助下,当事人伪造工作信息申请贷款。办案民警说,一旦发生纠纷,网贷app还会“叫嚣”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将责任转嫁给受害人。

记者发现,由于一些小额贷款app对申请信息审核不严,放款快,利息高,不法分子会诱导当事人进行贷款。

只有齐心协力,提高防范意识,才能破解骗术。

根据相关机构此前公布的信息,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涉及招聘的诈骗黑色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受访者表示,相关部门要不断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以担保名义收取保证金和财物、以招聘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未经许可从事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认为,网络平台应该管,平台应该对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户起到监督作用;比如加强事前审核核实发布者信息的真实性,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和处罚。对于发布虚假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的,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罚,或者取消资格,或者列入黑名单。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受访者还认为,求职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申请的公司和他们申请的职位。如果工作内容、条件、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无法提供或含糊不清,应聘者应提高警惕。同时,在求职过程中,应妥善保存招聘信息、聊天记录、邮件往来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据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作者:

来源:甘肃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虚假招聘陷阱,假招聘真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82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