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食参考
近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国窖酒销售有限公司西南地区发布《关于停止接收52度国窖经典装销售订单的通知》。通知称,由于现阶段已实施52度国窖1573经典产品配额,2023年5月26日起暂停52度国窖1573经典产品销售订单。
在过去的几年里,停货、涨价成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冲击高端、保持销量增长的常用手段。因此在消费者中获得了“涨价王”的称号。
在白酒行业,停货基本等于控量保价。但这种人为出现的稀缺产品违反了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库存急剧增加,库存周转天数增加,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存货为98.41亿元,同比增长35.21%。在发布的第一季度报告中,这一数字升至101.5亿元。其库存周转天数也从2022年的914.4天增加到2023年一季度的992.28天,远高于五粮液和洋河一季度的214.34天和436.89天。
在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后,投资者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库存高企、长期贷款飙升、经销商数量减少。
停售商品和保价库存增加到100亿
5月12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网上业绩说明会,会上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数据提出质疑。对于“公司目前的渠道库存水平是否会加大去库存力度”的问题,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层回答简单:公司目前的库存情况是良性的。
随着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的披露,库存问题成为白酒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去库存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截至2022年底,20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中,有19家库存同比增加。在今年4月举行的糖酒会上,业内人士对白酒库存高企、“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模式”、“又一轮白酒调整周期即将到来”、“白酒行业未来升级空变小”的担忧。
20家上市酒企中库存增速最快的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到2023年一季度,其库存已达101.5亿。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司大量增加库存与其控制数量和保价的策略有关。
2016年起,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实行限额管理。2016年国窖1573价格上涨9倍,三大项全年价格上涨近10倍;2017年,国窖1573也经历了9次调整;2019年10月,国窖1573批次价格为790元;到2020年,其终端价格一度达到899元;2022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价格上涨超过10倍。通过“小步快跑”的提价,国窖1573终端价格突破千元大关。
泸州老窖也配合停货,控制数量,帮助抬高了价格。随着频繁的涨价,搬家销售的压力来了。数据显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量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19.01吨下降到2022年的8.61吨。
事实上,在刘淼任职的最初几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库存增长率并不高。2015年至2019年分别为28.6亿元、25.13亿元、28.12亿元、32.3亿元和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12.13%、11.9%和14.86%。
2020年,公司库存进入加速模式。2020年至2022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分别为46.96亿元、72.78亿元和98.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6%、54.98%和35.22%。
泸州老窖股份解释称,主要是公司持续推进优质酒产能及品质提升计划、产品储存期管理要求及产品产量增加的共同影响。该公司仍在扩大生产。2020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酿酒项目技改项目将陆续投产,原酒产量大幅增长;2022年7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再投资47.83亿元进行智能酿酒(一期)技改项目。
对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滞销酒实际上是一种“负债”,因为周转天数长,库存大。
用金融手段扩大地域和促进销售
3月21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马龙大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官网信息,马龙大星小贷成立于2010年3月,法人郭宏伟,董事长,注册资本12亿元。
马龙大星推出的三款产品分别叫做“酒商贷”、“酒企贷”、“酒民贷”,这三款贷款的对象分别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下游经销商、上游供应商和酒类消费者,马龙大星小贷有流动资金贷款、过桥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个人贷款、小微企业经营贷款四项业务。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该平台能够有效整合产业、金融、数字、科技等多种要素,将它们结合起来,深度连接产业链上的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支持实体经济。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此举可能是迫于库存压力,想用金融手段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周转率。“如果酒企能把产品卖出去,价格不倒挂,没有过度囤货,酒商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不需要贷款囤货。所以酒企选择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力,也可能是转移不良库存的工具和手段,会增强经销商的整体风险。”
马龙大星小额贷款司法案件统计图片来源:天眼查
马龙大星,专注于小额信贷,包含坏账和不良金融风险。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历史诉讼案件516件,案件总金额超过10亿元,司法案件544件,其中大部分为民间借贷纠纷和借款合同纠纷。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2年期间,马龙大星共向1778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0.93亿元,户均61万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马龙大星贷款余额42亿元,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4亿元,不良率3.92%。2021年,马龙大星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净利润1.44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马龙大星贷款余额39.5亿元,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4亿元,不良率升至4.18%;2022年一季度,马龙大星实现营业收入9481万元,净利润3924万元。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融布局不止于此。近年来,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还参与发起设立泸州银行并成功控股华西证券,形成了“1+3+N”发展格局,即“老窖集团+老窖股份、华西证券和泸州银行+N家骨干子公司”。官网显示,2021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实现营收790.14亿元,利润总额147.10亿元,其中非酒类收入占比73.88%。
老四没坐以待毙,想扩大生产,推单品。
2015年6月,刘淼出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重返前三”的口号,并写入年报。在随后的几年里,刘淼到处喊这个口号。然而,自从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被当年濒临倒闭的洋河超越后,“重返前三”就成了奢望。
2022年年报显示,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甚至没有坐实,营收再次被山西汾酒超越。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6.1亿和37.13亿,排名第五。
在业绩说明会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淼表示,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年报显示,泸州老窖股份合同负债比例下降3.13%。“先付款后发货”是白酒行业的普遍现象。在白酒产品交付前,经销商的货款计入企业的合同负债,意味着经销商的支付意愿下降。
年报显示,2022年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中高档白酒收入占比88.10%,其他白酒收入占比10.48%,这意味着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其中高档白酒,尤其是国窖1573。2021-2022年,以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收入分别为183.97亿元和221.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2%和20.30%,增速呈放缓趋势。
在2022-2023年3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营销大会上,刘淼表示,未来5-8年,泸州老窖如果不能达到目前6000亿企业总盘子的15%以上,就会掉队。“锚定行业前三,我们没有退路。”
业绩会上,面对投资者对长期贷款飙升、经销商数量减少的问询,泸州老窖股份管理层表示,近年来公司启动“大光瓶”战略,推进“黑帽”培育,调整其他白酒部分产品及其渠道结构,经销商数量减少。
向银行借款90多亿元,刘淼回应:“公司目前正处于业务扩张期。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利用低成本的借款资金并结合自有资金进行智能酿造的技术创新、品牌推广等重要项目,并根据项目进度进行合理的现金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财务杠杆,有利于提高资本回报和企业收益。”
可见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想通过扩产,推“黑盖”单品来打开局面,但行业竞争激烈。在这一轮行业周期中,泸州老窖股份能在狼来虎往的环境下“重返前三”,实属不易。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泸州老窖近期动向,泸州老窖损失130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81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