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移动支付网轻阅读专栏,聚焦移动支付行业一周热点,涵盖重大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点击标题】直接阅读原文。
蚂蚁金服宣布新一轮融资140亿美元。
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140亿美元。
蚂蚁金服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扩张、自主研发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此外,资金还将用于培养新兴市场当地科技人才,帮助当地数字化转型,让普通民众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除了原有股东的继续投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银湖投资、淡马锡、跨大西洋资本集团、T. Rowe Price基金、凯雷投资集团、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和Baillie Gifford在内的全球顶级资本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此前,蚂蚁金服分别于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完成了两轮融资。
第八批支付牌照的唯一获得者广东鲍彤被罚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广东广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通宝)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规定”被罚款3万元。据了解,粤通宝持有的牌照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对滴滴出行业务资金结算合规性的几点思考
滴滴是行业内的标杆,滴滴的商业模式也是非常典型的电商平台商业模式。所以,我只是以滴滴为案例,讨论一些行业内的共性问题。如果滴滴是完美的,那它就无愧于行业标杆,可以为所有电商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说滴滴还有一些不足,也算是滴滴用户提出的一些建议;此外,通过对滴滴案例的分析,或许还能帮助监管者找出一些监管空 white,进一步保护商家和客户的权益。
拥有9·19支付牌照的滴滴是线上还是线下?
蚂蚁金服战略转型,将成为二次业务。
据路透社援引四位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中国加强了对金融服务风险的监管,蚂蚁金服已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点从支付业务和消费金融转移。
消息人士透露,蚂蚁金服将在未来几年加速战略调整。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蚂蚁金服各类产品的监管,包括支付服务、小额贷款、信用评级、理财业务等。监管压力的加大,促使蚂蚁金服加快战略调整。
据悉,蚂蚁金服中金融服务的收入将从11%左右下调至6%。支付业务的收入占比将从去年的54%降至28%。
上海出台多项支付机构相关优惠政策。
6月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发改委通知制定的规章》,通知共55条内容,其中部分内容在财政层面对台湾省给予优惠政策。
(十七)支持台资金融机构和商户依法与上海地区清算机构和上海地区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为台湾省同胞提供便捷的小额支付服务。(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市金融办负责)
(十八)支持台湾省金融机构在本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台资金融机构改制为法人金融机构后注册或迁入本市的分支机构,以及新注册或迁入本市的金融机构总部,适用相关支持政策。(市金融办、市财政局负责)
(十九)支持本市相关征信机构按照规定与台湾省征信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在业务对接、洽谈渠道、资质认定、合作目录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发改委负责)
(二十)支持台资银行利用本市本地市场和跨境渠道,扩大人民币资金来源;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本市小微及台资企业和台湾省同胞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台资银行及其大陆分行在本市开展各类同业业务交流,共享本市金融机构信息。(上海银监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金融办负责)
“卡丁”设备亮相深圳
近日,深圳宝安、南山、盐田等辖区的公交站台上,悄然增加了一款自助公交卡充值设备——卡亭。市民通过微信扫描卡亭上的二维码,可以直接给深圳通充值,还可以查询余额和交易记录。昨晚,边肖带着深港通专程去体验了一下。
央行官员:支付机构需重视产品和服务安全。
央行支付结算司支付工具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翁泉在会上表示,移动支付的主要特点是安全、便捷和创新。安全是支付业务的首要目标。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人民群众用起来是不安全的,在不安全的基础上谈创新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在制度的引入和业务监管中,首先关注和注重支付业务中客户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有助于降低旧风险,也带来新风险,因此对支付安全的要求不能松懈。市场机构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始终把产品和服务的安全要求放在首位。
“移动支付创新有利于刺激市场竞争、提高业务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但也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如新兴技术的应用带来新的运营风险、新业务的缓释和差异化可能增加新节点、新参与者的加入可能导致空市场准入管理。对于监管,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也希望市场机构在创新中是负责任的创新。”翁泉说。
滴滴在线三天逾期信用支付功能会影响信用记录。
"滴滴信用支付是一种在线信用服务."刘新海表示,当用户启动滴滴信用支付功能时,他们实际上与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了信用业务。北京熙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震也表示,只要这种借贷关系不被法律禁止,在用户最终点击确认同意时,合同即生效。至于滴滴信用支付中产生的数据是否上传到央行征信,刘新海表示,这要看小额贷款公司是否接入央行征信。“但是,滴滴出行没有资格直接上传这些数据。”他强调,滴滴本身没有信贷业务,也不是持牌金融机构。
对于滴滴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合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关键要看小额贷款公司是否获得了网络小贷牌照。刘新海认为,可能是小额贷款公司利用滴滴的流量做营销,将信贷服务与具体的消费场景相结合。这种模式将是未来的趋势。
腾讯试点“E-Pass”或取代港澳通行证。
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在香港科技园举行。会上,腾讯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通关“一卡通”。据了解,后期,粤港澳大湾区“E-Pass”将携带更多证件,包括身份证、家访、电子港澳通行证等,从而实现大湾区用户身份的在线相互认证。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E-Pass”跨境通关认证目前仅处于测试阶段。毕竟更换港澳通行证的能力需要打通两岸三地的数据和终端,两岸居民短时间内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便利。不过,腾讯表示,“e通”的相关应用将于6月底在内地的酒店和港口铺开,随后扩展到其他应用领域。
银联在中国银联快通推广创新终端,激励机制倾斜。
6月7日,由银行卡检测中心(BCTC)举办的第十二届“金融支付终端技术标准培训会议”在深圳举行。会议主要围绕《中国银联受理终端最佳实践技术指南》和银联中国银联快速通创新终端认证测试要求。培训持续了2天。银联受理团队负责人主要介绍了银联线下受理终端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商户、收单机构、终端厂商推广中国银联快速通终端的一系列激励机制。
对于受理终端的发展方向,银联受理团队负责人给出了三个关键词:
首先是用户体验,包括持卡人体验和收银体验,保证场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二是聚合支付,需要接受终端聚合手机闪付和银联二维码支付的功能;
三是持卡人主控,要求所有支付可以同时开通,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支付方式。银联希望通过与终端厂商就终端设计、功能、体验达成共识,降低用户与商户的沟通成本,提升交易速度和用户体验。
蚂蚁金服与OPPO深度合作,提升支付的便利性。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与蚂蚁金服今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探索软硬件底层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打造完整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
1.双方将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探索硬件和软件底层技术的深度融合。
2.OPPO智能手机支持支付宝的性能优化和一步直达高频支付场景,基于结构光技术实现3D人脸支付。
3.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的联合研究,包括AI预加载、光学字符识别(OCR)和AR等底层技术。
日本将统一二维码支付标准
6月8日,有消息称,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开始统一二维码的支付标准。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如果标准不统一,会降低消费者和零售店的便利性。计划成立大型银行、雅虎和乐天等日本电商的协议会议,最早于2018年制定统一的标准行动指南。如果实现,日本的无现金化速度有望加快。
经济产业省最早将于6月成立由大型银行、乐天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KDDI组成的无现金推进会议(暂定名)。将制定名为“日本联盟”(悬挂名称)的统一标识,同时为了方便店铺接受二维码支付,统一退款退货流程。未来计划与支付宝合作,争取建立国际标准。
日本公司和银行也采取行动推广无现金。NTT DoCoMo通过自主推出的二维码支付产品“D支付”增加了高岛屋、罗森等加盟店,计划2018年扩大至10万家。日本信用卡公司JCB也在制定支持二维码和条形码的支付标准,建立支付中心和处理中心。日本三大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和瑞穗金融集团)5月就统一二维码支付标准达成共识,力争2019年投入使用。
台湾省移动支付数据出炉,三大支付占比60%。
移动支付的交易金额在国际三大Pay(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进入台湾后爆发式增长。台湾省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今天公布了最新的移动支付交易金额。截至2018年4月底,所有移动支付交易总额为281.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其中六成由国际三大公司支付,总额为175.6亿元。
2017年3月底三大支付到位后,金管会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移动信用卡、移动金融卡及二维码移动支付、移动票据、电子支付机构O2O等交易总额,达到28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0.1亿元增长了6倍。
根据金融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从交易金额来看,编码移动信用卡是最多的。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6家公司开始编码手机信用卡。其中,Apple Pay、Samsung Pay和Google Pay的绑卡数为364万张,交易金额达175.6亿元,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08万和8.3亿元。从交易金额和绑卡数来看,三大支付的用户平均每卡消费4824元,一年下来相当于每月402元。
[第二阶段]支付吴江厅圆满结束。
6月7日晚,移动支付网在线分享专栏《支付大讲堂》第二期圆满落幕。在条码支付大行其道、条码支付安全性备受关注的背景下,移动支付网邀请银行卡检测中心信息安全服务部高级总监姜增增,以“条码支付安全与风险防范”为主题,分享了相关监管措施的现状、难点及深度解析,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金服引领金融创新浪潮,蚂蚁金服挑战了中国银联的主导地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75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