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中国医学院肿瘤科医院app

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中国医学院肿瘤科医院app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钟兴振)号称“亚洲最大肿瘤医院分院”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简称“河北医院”)近日突然宣布申请注销。

《河北青年报》8月9日刊登的一则注销公告显示,河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拟向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逾期不申报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截图来自河北青年报。

河北医院,2020年11月24日批准设立,2021年11月5日登记为民营医院,2023年8月9日宣布注销。不到两年的时间,河北医院经历了哪些怪事?

设置过程令人困惑。

廊坊市政府官网信息显示,2019年2月,廊坊市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院。

官网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的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也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家肿瘤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国家肿瘤防治中心。

2019年5月13日,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冶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冶”)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项目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截图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

当时项目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签约将极大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建设,发挥国家优质肿瘤防治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院缓解患者看病难的有力举措。

截图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

据廊坊市政府官网消息,2020年1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院(廊坊院区)项目开工推进会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全部前期工作完成,正式进入具体建设阶段。当时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总投资达94.6亿元。

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一年。但直到2020年11月24日,河北省卫健委才批准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

截图来自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网站。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的批复指出,同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中冶纪信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纪信”)共同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医院级别类别定为三级专科医院,经营性质为民办非营利性,服务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医院的设置方并不包括此前签订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而当时的签约主体之一中国中冶则变更为中冶纪信。(此前报道:中冶纪信“国企”身份存疑)

更名令人眼花缭乱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医院的名字也换了好几次。在相关政府网站或公开媒体报道中,原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河北省卫健委核准的名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北医院”,而在民政系统登记的名称为“河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2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披露的一则招聘公告中也称之为“廊坊校区”。根据招聘公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廊坊院区。北京总医院和廊坊院区采用“一院两区”一体化管理模式。

截图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站查询“河北医院”,显示十余条搜索结果。搜索结果名称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省医院。涉及事项包括采购公示、招聘公告、网站建设项目公告等。

此外,根据中新网记者获得的材料。com,河北医院、医学科学院中国肿瘤医院、中冶纪信联合创始人向河北省卫健委出具了将“医学科学院中国肿瘤医院河北医院”更名为“医学科学院河北中国肿瘤医院”的承诺书。

承诺书显示,我院明确知晓《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医疗机构名称管理中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的具体规定。今后,如出现国家卫生健康委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被行政许可监督机关责令改正的情形,保证医院名称按规定使用,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 并在收到行政许可监督机关的书面通知后10日内严格依法提出相应的变更申请,逾期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将按照《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自愿接受行政处理。

关于承诺函的内容,Zhongxin.com此前已多次联系有关方面,尚未得到回复。

海边股权交易城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签约的三方中有一方是中国中冶,河北省卫健委正式批准的设置方是中冶纪信。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冶纪信成立于2019年9月23日,控股股东为康和信(大连)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康和信”),注资4.77亿元,持股99.58%。中冶纪信的另一个股东是中国中冶的全资子公司中冶国际,但仅占0.42%的股份,不持有任何股份。

2020年11月16日,康何新全资收购全资自然人公司北京杨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杨康”),随后2020年11月24日,河北省卫健委批准设立河北医院,中冶纪信两次变更绝对控股股东。

先是北京杨康出资2.98亿元收购吉林信托持有的中冶纪信全部股权,随后康和信出资2.98亿元收购北京杨康持有的中冶纪信全部股权。(详情:2.98亿股一天两次易手,这家“国企”的运作让人无法理解)

此后,河北医院建设的进展不时见诸媒体。最新消息是,2023年4月21日,据河北日报报道,河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号综合住院楼主体结构封顶。

然而,2023年7月,中新财经接到举报,河北医院的设定方之一中冶纪信涉嫌“假国企”。

经核查,中冶纪信控股股东康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零,股权变更也存在疑点。康工商登记信息的控股股东为吉林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吉林信托”),但在其官方资料中找不到康的身影。吉林信托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未听说过这家子公司。法律专家表示,从现有资料来看,康和持有其99.58%股份的中冶的国企身份确实存在疑问。(相关报道:一家美甲店老板两个月内成为“国企老板”)

律师解释为什么要取消

根据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河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社会组织类型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截图。

从工商信息看,中冶纪信的实际控制人为吉林省财政厅,属于国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公立医院,但他们合资的河北医院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果中冶纪信真的是一家“国有企业”,为什么会和一家公立医院一起设立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医院?

近日,中新网财经记者向吉林信托、吉林省财政厅、河北省卫健委、河北省民政厅、中国中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相关方面发函或电话采访,求证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尽管有关方面异口同声地保持“沉默”,但一系列的变化正在发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8月3日,中冶纪信法定代表人由傅烈武变更为孙秀山,傅烈武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中新财经查询官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其官网有“河北医院”字样,但点击无法打开。现在如果看它的官网,“河北医院”这几个字已经不见了。

2023年7月,官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也有“河北医院”字样。

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河北医院”字样已经消失。

北京高默克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宗对中新财经表示,从法律上来说,申请注销登记意味着原开办单位(股东)想要终止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主体资格,可以不注销,也可以另辟蹊径,取决于出资人和政府部门的决定。这也间接证明了项目的立项、审批、投资、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简单调整和完善,只能取消。

宗晁海认为,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河北医院,有助于解决北京周边患者的就医问题,部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是,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经营的当下,依法行政仍然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积极发现和纠正问题后,以合法合规的方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中国医学院肿瘤科医院app":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6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