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任飞每经编辑:肖瑞东
时隔近两个月,纪信汇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增资项目仍悬而未决。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今年1月发起的千万元增资案将于3月23日到期。公告周期的不断延长也说明其目前没有产生合格的意向投资者。
由于产业基金加大了投资业绩考核力度,中小基金募集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没有投资成绩单的机构可能更加困难。据统计,纪信汇金目前没有成功的投资案例背书,2019年刚刚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几百万的增资很难找。
部分老股东同时增资,对外出售22%的股份。目前,一笔看似划算的增资搁浅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公告函到期日临近。
据悉,该项目是由北京纪信汇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纪信汇金)增资扩股,拟征集不少于2家、不超过5家投资者,涉及原两大股东同时增资。本次增资拟将融资方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也就是说,本次引入的外部投资者增资上限约为660万元。但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1月19日公告在北交所披露以来,已过40个法定公告日,仍在展示。
根据安排,无合格意向投资者或合格意向投资者,但未达到拟募集资金数额、对应持股比例(股数)或拟募集投资者人数等要求的,公告时间按照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长,直至达到意向投资要求。
但信息披露的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2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向国家商报记者表示,到期后不会在平台显示,或将重新制定增资扩股方案。
换句话说,如果找不到投资者,纪信汇金的增资计划将大大推迟。据悉,公司此次募集资金的目的是补充流动资金,扩大业务规模。记者注意到,该机构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当年和次年的净利润指标均不合格,2019年扭亏为盈505.17万元。
期间是否与原股东实收资本有关不得而知。然而,记者发现,参与本次股东同步增资的吉林同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吉林同创),已于去年9月向纪信汇金增资,取代深圳市嘉富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来自天眼的信息显示,吉林同创增资后持股20%,股东刘筱筱是纪信汇金部分对外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投资额极低。以被投资的长春纪信睿智管理咨询公司为例。注册资金10万元全部来自纪信汇金投资。被投资企业只从事投资咨询和财务咨询,涉嫌占道经营。
记者向纪信汇金询问了此次增资及投资运作情况。公司负责项目对接的工作人员仅表示不再出口配额,其他事宜不便透露。记者向北交所项目负责人求证,回应称没有确定的投资人,称虽然有人报名,但没有定论,融资金额不能低于评估结果,谈判价格可能会细化和调整,但防疫期间很难进行。
中小基金缺什么?
纪信汇金的增资还在继续,结果可能在意料之中,但在类似的中小基金面前,业务发展的压力确实不小。
一方面,融资困难的机构活跃度在下降。投中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连续第三年减少,当年减少19%,仅有3332只基金。与此同时,市场上投资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萎缩。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相关投资机构数量从当年的2438家减少到1891家,增速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的投资周期被拉长,投资项目的长期资金供给不足,大部分缺乏流动性的中小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着“失血”的尴尬。与纪信汇金类似,北京众信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此前也发布了增资项目方案,拟募集资金对应的股权转让比例几乎为49%;东方证券的子公司郑东创投去年也接受了东方证券的增资,涉及金额高达20亿元。
目前投资界对增资越来越谨慎。未经核实的投资实力曾经被资方容忍,现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评价指标。有大型产业基金经理表示,绝大多数LP只是机构的小股东,但毕竟不是银行,没有利息支付。赶上企业账面流动资金紧张,短期内增资压力很大,即使全部撤出,留给接盘基金,缺乏成熟投资项目的GP也可能根本不合格。
事实上,像纪信汇金这样的机构,因为大股东大多来自国资系统,所以发起同步增资时是有信用背书的。对于缺乏政府信用和明星项目的机构来说,真的很可悲。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标准化、专业化和良好的过往业绩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筹码,也是赢得政府资金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的硬指标,因为产业资本的投资效果一直受到地方财政预算的制约。
2月下旬,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提高财政出资效率的通知》(财预〔2020〕7号)规定,严格审核财政出资设立基金或注资,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同时,将实行政府投资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绩效自评和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存在和计提管理费的重要依据。
这意味着,产业基金要出资,必须以实际投资业绩作为基金存续和管理费的重要依据,促使投资者完善考核机制和数据回测,跟踪投资效果。政府投资行为势必越来越规范,下游的集资机构也越来越难做。
截至3月20日,记者从中国资产管理业协会网站了解到,近一年成立的私募和创投管理人,目前大部分并未执掌私募基金;此外,在少数已有投资案例的管理人中,投资金额小、轮次高仍是主要特征。
国家商业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寒冬”难熬:老股东出力也难凑百万增资,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运营承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6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