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官网消息,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正式运行。初期先开通“北向互换通”,目前可交易的产品为利率互换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在“可互换通”启动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可互换通”在“债券通”的基础上,通过内地与香港的基础设施机构连接,有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据记者了解,多家银行已在掉期业务推出当天完成首笔交易。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对利率避险的需求在增加,“互换挂钩”应运而生。从开通顺序来看,和之前的“债券通”一样,先开通的是“北向通”,更多的是支持国内债券市场的开放。
支持开放国内债券市场
“汇通”允许境内外投资者通过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和结算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守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加强了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合作,强化了联络磋商机制,确保“互通互联”平稳有序运行,维护了金融市场稳定。
自去年7月联合声明发表以来,“三通”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此次首次推出“北向互通互联互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
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北向连接”模式下,在汇率风险方面,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CNH(离岸人民币)市场或人民币买卖进行外汇对冲;但在利率风险方面,债券通模式下的交易类型仅限于现券交易,不能直接参与国内利率互换市场。
目前境外机构持有的境内债券多为利率债,如国债等信用风险较低的债券。从交易角度来看,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只有当有足够的对冲渠道和工具时,外国投资者才能更加自信和大胆地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互换联动的第一品种利率互换,是国内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之一。就利率风险而言,它是外国投资者的一种对冲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方便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后防范利率风险。”王志毅说。
结合今年国际环境背景,以及去年以来美联储大幅加息,金融市场动荡,利率风险也在加大。“投资者对利率避险的需求也在增加,‘互换挂钩’应运而生。在开放顺序上,也率先开放了北向链路,就像之前的“债券通”一样,更多的是支持国内债券市场的开放。”王志毅说道。
提升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
“三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汇通”的推出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稳步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根据“汇通”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支持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开放的营商环境、深厚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多年来,我们与香港金融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效率和水平,为内地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潘说:
中外资银行积极参与。
在“通兑通”推出的第一天,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相关业务。同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北互通”协助多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成为首批参与“北互通”的外资银行之一。
汇丰中国副总裁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董事张锦秋表示:“‘可互换通’的推出是中国债券市场与海外市场互联互通的又一里程碑,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管理人民币资产的利率风险。“北向互换”推出首日,境外投资者交易活跃,积极参与流动性更好、交易品种更丰富的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此外,境外投资者无需通过境内清算行进行资金结算,有效降低了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提高了清算效率。”
中信银行作为“北向互换”的首批竞标者之一,与中银香港、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国际、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巴银行等多家境外投资者达成利率互换交易。
此外,工行、中行、平安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多家中外资银行也完成了首笔“北向互通”业务。
据统计,上线首日,20家“北交所通”投标人(10家中资银行、6家外资银行、4家券商机构)和27家境外投资者通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162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合计82.59亿元,涵盖境外银行、境外券商、境外资管产品等各类境外投资者。交易品种包括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随着可互换环节的到来,基于互联互通模式,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情况下买卖境内债券,对冲汇率和利率风险,从而锁定债券收益。”王志毅告诉记者。
本文来自《国际金融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人民币利率互换参考利率,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主要作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4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