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从2010年开始,在全县大学生“村官”中推行村务帮扶制度。大学生“村官”帮助群众处理生产生活急需,而自己做不了或做起来有困难的事情,在服务群众中学习营养,接受锻炼,增长才干。五年来,全县大学生“村官”为农民办理各类事务9800余件,提高了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建立规章制度,使村务工作制度化。首先是确定副职的原则。村务公开的基本原则是便民、自愿、自由、公开、合法、高效。大学生村官根据村民的需求,随时随地接受村民的咨询、聘任和申请,按照法定程序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明确救助事项。作为副职的主要内容,有8大类24项,包括村民户籍手续、出生证明、村民小额贷款、低保申请等具体事项的各种证照,惠民政策、法律、信息的政策咨询,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各种技能培训需求的登记等。三是规范副职程序。代理程序分为三个部分:受理、承办和答复。接到村民求助申请后,对副职事项和申请材料程序进行初审,登记申请人姓名、时间、事项、内容、时限等。逐项登记村民代理事务事项。本着集中办理、紧急办理、特殊办理的原则,及时到相关单位解决受理事项。办理完毕后,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办理结果。
二、精心组织,加强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第一,大力宣传。县、镇、村通过会议、广播、黑板报、家访、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村民事务帮扶工作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方法和步骤。目前,滦县已召开代表宣传会220多场,走访5000多户,发放明白纸3万多份。二是学会沟通。建立大学生“村官”村务定期学习交流制度。每周五下午,作为各镇大学生“村官”村务集中学习交流日,镇党委邀请相关单位和部门领导讲解政策法规,相互学习工作经验,交流工作技巧,完善村官工作机制,研究村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做流程图。县委组织部统一制作了《村民事务副办公室工作流程图》,印发到全县每一名大学生“村官”手中。流程图采用线框结构,涵盖村民事务8大类24项,标明事务涉及的政策文件、注意事项和时限要求。脉络清晰、简洁直观,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事务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的“指南针”和“掌中之宝”。
三、加强领导,确保村务公开工作经常化。首先是设立机构。滦县县委组织部和各镇(街道)党委分别成立大学生村官村务帮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大学生村官所在村设立村务帮扶室,每周一、三、五受理群众申请,接受群众电话和预约。二是大力支持。县委组织部协调县直相关部门,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处理村务。镇(街道)党委协调辖区内相关单位,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帮助和便利。三是严格考核。实行副职工作月报制度,各党委每月汇总上报每位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副职情况。县委组织部已将村务工作作为考核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评选优秀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依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学生村务助理是干嘛的,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53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