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讯(记者王培霖通讯员梁磊)信用可以当钱花吗?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五烈镇五烈村村民眼里,真的是有钱可以赊账花。得益于邮储银行授予的“信用村”,近日,该村4户村民凭信用轻松获得信用贷款65万元,信用贷款逐渐给村民带来了好日子。
海南日报记者在五烈村禾丰农业基地看到,三角梅和各种颜色的兰花在和煦的微风中竞相开放。基地所属的海南禾丰世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苗培育、果蔬种植、花卉种植、农业旅游为一体的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的现代化综合科技企业。
近年来,公司被省政府授予“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昌江首个扶贫产业示范园,占地1200亩,带动邻近三个镇的26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悉,这个基地以村合作社的形式运作。五烈村去年年底刚被邮储银行评为“信用村”,邮储银行给村民的信用贷款由政府全额补贴。四位村民申请的65万元信用贷款,不仅免8%利息,而且整个贷款过程只需两天。邮储银行长江支行行长付世涛说,依托信用村建设,村民贷款门槛不断降低,额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和村集体致富的内生动力,农村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2017年起,邮储银行海南分行推出信用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通过选择优势鲜明、信用环境良好、资金需求旺盛的产业集中的贫困村或自然村,建设信用村,发挥金融优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实行“授信”和“增信”并举,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门槛,扩大普惠金融受益面,助推农村信用环境持续改善。
截至2020年11月底,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已评定“信用村”245个,认定信用用户1.42万户,全村批量开发、受理、发放贷款13884笔,累计贷款15.32亿元,贷款余额6.65亿元。
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村”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不仅开创了海南农村信用建设的新范式,还创新发展了“银村合作”的新模式。帮助海南农村信用环境持续改善,提振金融机构支持海南“三农”事业的信心。推进信用村建设,还可以促进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从单个向规模化、链条化转变,更好地助力海南乡村振兴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原标题:邮储银行海南分行推进“信用村”建设,农户信用转化为发展资金15.32亿元,降低信贷门槛,政府全额补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邮储银行授信政策指引,邮储银行的授信额度是真的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45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