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钱多多借贷网,27家网贷清盘

钱多多借贷网,27家网贷清盘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证券日报

下半年以来的“雷雨潮”可以说给网贷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平台数量锐减。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降至1561家。截至今年6月底,网贷平台数量为1836家。三个月时间,网贷平台减少了近15%。

在这些平台中,除了问题平台,还有很多平台选择主动清盘。对于后者,投资人最关心的是平台的兑付方案。9月19日宣布清盘的钱多多,近日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公布了赎回计划。根据计划,目前,钱多多已承诺向所有贷款人支付100%的未偿还本金,共计17.75亿元。

超60家平台选择主动清盘。

按照网贷的分类,目前网贷平台的运营状态大致可以分为:正常运营、失联、提现困难、平台诈骗、警方介入、跑路、争议平台、停业。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分类平台发现,近两个月主动清盘的网贷平台数量明显增多。据网贷田燕此前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22日,主动清盘的网贷平台有43家。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昨晚,主动清盘的网贷平台已达61家。也就是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18家网贷平台选择清盘,这个数字几乎是今年前8个月清盘数量的一半。

61家网贷平台中,有1家平台有上市公司背景,利好力帆;有一家是国资背景的平台,是绿贷;已经有六笔风险投资注入,包括蜜蜂聚财、人人爱家金融、硬币钱包、Qianzhuang.com、联合金融服务、中泰理财。有53家私企背景。

对于选择清算的原因,绿贷在其清算公告中表示,“2018年6月以来,网贷行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借款人还款意愿急剧下降,导致网贷行业出现大规模逾期现象,并受到结构性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平台出借人的利益,减少出借人因行业风险可能遭受的损失,经过慎重考虑,平台决定退出网贷行业。”

联合金融服务公布,近期行业环境持续动荡,去杠杆效应更加突出。大量逾期融资公司开始出现,导致平台兑付困难。在行业发展困难、合规成本上升、借款人信用状况恶化,甚至部分借款人恶意违约、投资人挤兑的情况下,平台决定清盘。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多个平台的清算公告发现,公告均指出了相同的原因:一是逾期坏账率上升,不良资产处理时间周期变长,公司垫付资金压力增大;二是监管政策公布后,为满足银行存管等合规要求,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第三,网贷投资环境不景气,投资者陷入恐慌,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

钱多多分期付款+实物还债。

对于投资人来说,无论平台清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最关心的是平台给出的兑付方案,以及最终能否完成兑付。

从目前公布的支付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债转股、债转股。

比如长投在线就是一次性支付,今年5月7日宣布停止运营,给用户一周时间申请赎回未到期产品。据投资人反映,平台已按约定完成全部本息兑付。

债转股的代表是唐雅金融。赎回计划显示,投资者可以将其债权转换为唐雅超市的股份,并在年底享受收益。具体来说,2018年底保底收益8%,2019年底12%,2020年底20%。

然而,在9月19日平台业务调整公告中宣布清盘的钱多多,却选择了分期付款,以物抵债。近日公布了其赎回计划公告。根据计划,目前,钱多多承诺向所有贷款人支付100%的未偿本金,共计17.75亿英镑。

根据这份最终的赎回计划,钱多多将在公告之日起至2020年7月15日的21个月内完成赎回。平台在21个月内完成76%赎回,但未能完成100%赎回,且符合赎回协议相关条件的,可向出借人代表大会申请延期,最多三次,每次持续三个月。

根据现金支付方案,支付期前12个月钱多多现金支付不低于32%,21个月不低于76%。赎回期内,出借人首月赎回比例不低于4%,月末赎回比例不低于2%。

除了现金支付,贷款人可以选择不动产以实物抵债。公司提供相应的房产清单,按照房产的市场价格(一房一价)向贷款人冲抵应偿还的本金,遵循税费分开、多退少补、先到先得的原则。房地产付款金额包含在待借本金付款总额中,不考虑现金付款比例。

此外,将优先考虑小贷款人。该方案显示,对于贷款本金不高于20000元待偿还的贷款人,该款项由公司另行筹集,不影响上述现金支付方案的实施。根据具体的赎回计划,100%的赎回期将在3期内完成。记者刘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钱多多借贷网,27家网贷清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41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