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三大主体形成合力 巴渝乡村气象一新

三大主体形成合力 巴渝乡村气象一新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重庆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一季度全市农业(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5.8%,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春耕春播稳步向好。

其中,市供销社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充分发挥“市级龙头企业+区县+乡镇”四级网络体系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疫情期间春耕农资供应,还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解决民生急用。

时代的大潮又一次将供销社推上了风口浪尖。经过两年的“三社”融合发展,这支支农服务队在非常时期有了“亮剑”的信心。

“三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是服务三农、助力新农村建设的三大主体。产供销信贷“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

重庆“三社”一体化发展是中央在重庆推进的“三位一体”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市委、市政府把“三社”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我市“三社”融合发展的多个基层组织,探访这项工作实施以来的农村变化——

融入并关闭。

强行“最后一公里”

32岁的马泽超是重庆娇泽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

到目前为止,这个合作社已经在奉节平安乡发展了5800多亩红辣椒,带动了1200户农民增收。也是辣椒的一种。六七年前,马泽超因为行情不好,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变化源于奉节县2017年启动的“三会”融合试点。

奉节供销社主任常伦全和他的团队经过调研,选定了“短、平、快”的红辣椒产业作为“三社”融合试点的突破口。

在奉节县供销社的领导下,成立了重庆市椒泽蔬菜合作联社,由有多年辣椒种植经验的马泽超担任负责人。

其实,在来见马泽超之前,奉节县供销社的负责人已经去了四川郫县的一家豆瓣加工厂,拿到了2000吨鲜辣椒的订单。还与重庆农村信用投资公司推出“供销农合贷”业务,支持合作社创新发展。

基地建起来了,辣椒种上了,奉节县供销社争取资金,在平安乡天台村新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加工厂。这样,即使辣椒因天气原因不能及时运输,也可以就地晒干做成酱料,降低市场风险。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三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重庆市“三社”试点是通过组织形式、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科学有效整合,整合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

马泽超的故事只是重庆试点“三个社会组织”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有经验、有技术、有勇气的普通农民,成为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渝北盛达镇青龙村农业生产互助股份合作社由生产协作部、供销协作部和资金互助部组成,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合作社,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实现三社合一,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2019年,渝北区12个试点村5801户投入土地18501.44亩,资金1245.9万元,解决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资金需求。

石柱县钟毅乡平坝村综合服务社由钟毅乡供销社、平坝村集体和农户共同组建,所有建档立卡村民和贫困户均加入该社。综合服务社成立后,通过“村社共建”流转土地232.6亩,发展了栝楼、前胡、羊肚菌、黄连、中蜂等产业,建立了农副产品初加工包装扶贫车间。仅半年时间,就为贫困户购销农产品10多万元,解决了89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记者了解到,基层供销社主导的改革模式,有效解决了产供销脱节的问题。传统农业生产者大多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容易盲目跟风。什么样的农产品卖得好,就会大量种植,造成“供过于求”,卖不出去;也容易因循守旧,不愿意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农产品,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

“三个合作社”的融合发展,加强合作社的供销服务,准确捕捉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发展生产,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使农村产业更加繁荣。

生活和使用

打破农村金融的“坚冰”

今年年初,荣昌区互助人民麻竹合作社成为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肩负着保障民生物资供应的重任。但合作社因缺乏资金无法提高产量,想贷款又缺乏足够的抵押物,这让合作社负责人陈忠秀很着急。

得知合作社的困难后,荣昌区供销社和农商银行荣昌支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仅用3天时间就为合作社提供了100万元的“发展农贷”信贷支持。同时,该笔贷款的优惠利率为2.95%,有效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荣昌供销社副主任朱明华告诉记者,该区制定出台了《荣昌区促进农贷管理办法》。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700万元,其中风险补偿资金5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200万元。与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因地制宜打造“促农贷”特色金融产品,开展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增信贷款业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充分调动供销社和贷款贴息资金。

“农户贷款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难点和痛点。通过'三社'整合,加强合作社信贷服务,统筹利用入股资金和财政扶持资金,加强合作社资金管理和合作社内部互助,严格封闭运行,既有效保障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又及时解决了成员的紧急资金需求。“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鼓励农业金融机构创新支农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信贷流程,推进普惠金融,优先保障合作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更好地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重庆长寿区标杆养鸡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刘对“三社融合”解决融资痛点深有体会。2018年,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长寿支行签订贷款合同,贷款总额近1200万元。

刘洋说,过去由于缺乏抵押物导致的贷款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的瓶颈。“三社”整合启动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望依托供销社与重庆农商行的合作,逐步缓解贷款问题,逐步降低贷款成本。

石柱县供销社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建立的“助农贷”融资平台,为15家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贷款服务6055万元;与建行共建的“富民合作社贷款”融资平台,为32家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贷款4865万元。

“‘三会’的整合,就像把原来分散的三股力量放在同一个系统里,可以更大发挥杠杆作用。”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供销社加强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建设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金融机构推荐贷款主体,提供准确的生产经营信息,确保信贷和贷后服务安全。支持农业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利用供销合作社营业网点配置信息化金融设备,为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利用好直属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典当、拍卖、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服务。

起来吧。起来吧。

当好农民的“田保姆”

6月19日,长寿区双龙惠明供销社主任陈红正在给长寿区双龙镇“刘”柑桔园的工人讲解种植技术和产品特性...虽然年轻,但陈红已经是当地种植户信任的技术顾问。

2014年,大学生陈红怀着为农的理想来到长寿,从农药销售做起,后加入供销社,参与基层组织重建。目前,双龙惠明供销社拥有5个专业服务团队,采用“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广泛开展养殖、种植、服务、代理、代购、代管等社会化服务。

双龙惠明供销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在重庆并不是个例。

忠县马关镇供销社有限公司于2015年由忠县马关和通供销社改制而成,成立了两个农民合作社和一个区域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经营农业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客运站服务、农资销售等。

马关镇供销社常年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绿色优质水稻,实施稻田养鱼100亩;3000亩水田土地委托给农户,覆盖马关镇15个村1500户农户。供销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共同打造农资供应、耕作代种、机械插秧、测土施肥、统防统治、机械收割、烘干仓储、订单收购等优质水稻种植全产业链服务。

在“三社”整合过程中,重庆市各基层供销社围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缓解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农村土地闲置;充分发挥供销社作为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建设标准化“重庆农资”连锁店、测土配方施肥站、农资物联网服务站、农作物医院等,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依托基层合作社组建农机、飞防、修剪、采摘、晾晒等专业服务组织。,提供以耕代种、机播机收、测土配方等农业服务。对于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做不好、做不好、不经济”的问题,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效益。

播放它。点燃它。

“乡村繁荣”使老人们富裕起来。

上个月,市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村村旺”为云阳县泥溪镇农特产品带来了活货。短短2个小时,就吸引了数万人观看,成交700多单。

今年以来,“乡村繁荣”平台已经举办了多次带货直播。直播过程中,订单量达到2000单左右,酉阳鸡、潼南黄桃、云阳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乡村繁荣”平台“飞”到了全国各地。下一步,“乡村繁荣”平台将把直播形式常态化,打造成为扶贫产品展示的窗口和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消费扶贫的功能,帮助贫困户稳步增收。

带货直播只是“乡村繁荣”平台基于供销社四级基层组织体系,发展区域服务商,搭建“前端产品资源+后端销售渠道”桥梁的一个方面。

“‘乡村繁荣’的初衷是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重庆供销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裴会宁表示,“村村通”为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开辟了新的空室,为解决全市“两保三包”突出问题注入了新动力。

“乡村繁荣”上线第一天就完成了第一笔交易——17000斤白菜白菜,这是“美菜网”与“乡村繁荣”的首次合作。半个月后,“梅菜。com”每天通过“村王”订购约2万斤新鲜蔬菜。

梁平区赵子镇桂香村和白家镇三新村是市级贫困村,地处大山深处,土地分散,劳动力缺乏,农业产业发展落后。“乡村繁荣”启动后,涪陵榨菜集团立即与当地发展榨菜种植的湘乡嘴农业科技公司合作,成功解决了1200吨榨菜的销售问题。

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村村旺”还积极与涪陵榨菜集团对接,争取榨菜订单,并根据采购量在梁平区赵子镇和白家镇落地种植业务。预计今年将下榨菜订单3000吨,为当地农民增收150万元,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

“乡村繁荣”链接农村大数据、农村电商运营、供应链技术、电商产业园运营、交易结算五大板块,通过线上应用赋能、线下资源聚合,解决产品、运营、交易、物流仓储问题。目前,“村村旺”注册用户236家,汇聚了36个区县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品、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再生资源等六大类近千种农副产品,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重庆日报记者陈)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大主体形成合力 巴渝乡村气象一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3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