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网贷之家发现部分地区近期开始关注骗贷现象,并进行实质性打击。比如,广东部分地区基层公安部门近期密集公布骗贷、贷款诈骗逃犯,并悬赏通缉。
网贷之家讯“除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严格管理,借款人不还钱还有什么措施吗?”在网贷行业的政策转型期,这也成为从业者和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最近,网贷之家发现,一些地区最近开始关注骗贷现象,并进行了实质性的打击。
比如,广东部分地区基层公安部门近期密集公布骗贷、贷款诈骗逃犯,并悬赏通缉。
警方发出逮捕令:发现骗贷者奖励。
6月22日,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人民南路陆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公开悬赏缉拿以下6名涉嫌骗贷、贷款诈骗的在逃人员。
6月10日,广东省海丰县公安局发布10名涉骗贷犯罪嫌疑人悬赏通告。“凡在悬赏通告中发现逃犯向公安机关举报或协助公安机关将其抓获的,每抓获一名逃犯奖励人民币3万元。”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特别提出,要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相互串通、弄虚作假、骗取贷款、骗取补贴等违法行为。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金融风险防范实施意见,也提出严厉打击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票据诈骗等扰乱和破坏金融市场秩序的刑事案件。
据网贷之家观察,自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处涉众型经济金融犯罪。
从近期部分地区的表现来看,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金融领域骗贷高发问题,并付诸实际行动。
共同基金诈骗:小额、集中、规范、流动性强。
骗贷犯罪有两种,即骗贷和贷款诈骗。
根据法律人的专业解释,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现实中,骗贷案件往往分为两类。一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员工和高管内外勾结实施诈骗,影响恶劣,经常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
另一类是个人和团伙犯罪,往往利用金融机构的风控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包装美化,最终骗取贷款。
“前者隐蔽性更强,调查取证难度更大,案件侦破更多是知情人举报,而后者更容易被发现。”
新联在线CEO陈志成也向网贷之家指出,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仅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欺诈手段获取贷款的定罪。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还没有拿到金融牌照,所以不是金融机构。
因此,从司法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存在骗贷罪,只有合同诈骗罪比较接近。”
然而,互联网金融中骗贷现象屡见不鲜。除了内部员工内外勾结,更多的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风控条件和机制尚未成熟,使得很多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骗贷随着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的特征,普遍呈现出“小额、集中、规范、流动性强”的特点。
“网贷平台骗贷金额普遍较小,尤其是消费金融领域,以伪造消费凭证和借款人身份为主。伪造借款人信息的来源一般比较集中,多在三四线以下的城市甚至农村。专业的骗贷团伙通过包装工作证明、银行流水、社保记录,将没有信用记录的本地小白户伪造成有正常工作的上班族,然后集体向网贷平台申请贷款。这些打包借款人通常呈现高度标准化的特征。比如贷款申请表特别规范,证明材料特别齐全,是专业贷款诈骗团伙包装出来的产品。同时,这些骗贷团伙还会不断变换诈骗的对象和地域,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点。”
陈志成表示,要杜绝互助资金领域的骗贷行为,需要尽快建立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缩短失信者的执行时间和信息报告时间,将针对互助资金平台的骗贷行为写入刑法,大幅提高公民的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公安悬赏能拿到钱吗,公安局发布的悬赏令真给发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2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