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106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已全部披露2022年半年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挑战,北交所上市公司迎难而上,发挥专业化和创新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体现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公司90%实现盈利。
2022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营业总收入441.46亿元,净利润4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04%和19.71%,增速与科技创新板基本持平,分别比创业板高14.10和22.19个百分点。公司90%实现盈利,平均净利润4040万元。
上市公司整体营运资本良好,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32亿元,同比增长74.37%;生产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购置投资总支出49.49亿元,同比增长68.92%。龙头企业继续扮演“领头雁”的角色。比如,贝瑞特的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净利润9.18亿元。盈泰生物和吉林碳谷分别实现净利润6.97亿元和3.35亿元,增幅超过200%。新上市公司发展迅速。上半年,北交所27家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2%,净利润同比增长12.49%,三成公司利润增幅超过50%。
资本市场的“工具箱”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27家新上市公司共融资49.27亿元,有效匹配了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上市公司积极筹划发行融资、并购。例如,同翔科技、威创光电等5家公司启动再融资,持续获得创新研究、产业升级和扩产的资金支持;AVIC TEDA通过参与国企混改,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提升经营能力。24家公司上市后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涉及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骨干员工近2000人。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深度绑定,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力。
目前,北京证券交易所合格投资者人数已超过513万,超过500只公募基金参与了投资。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长期资金均已投入市场。112家证券公司面向北交所深度展业,初步形成一批深度参与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的特色中介机构。66个省市政府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市场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从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表现可以看出,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搭建了融资支持平台、规范引导平台和发展激励平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表示,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规范发展、跨越发展的契机,充分激发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
凸显产业链竞争力
优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专注创新的“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排头兵,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效益良好。“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只有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全球龙头企业,才能有效应对当前产业链中的‘卡脖子’问题。”田对说道。
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初步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创新成果显著的优质企业。目前,既有专门从事专项创新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也有具有创新特色的传统行业企业。包括利润过亿的大型成熟企业、细分行业龙头、未盈利的初创企业。其中,80%以上的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涵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双碳”等多元化创新领域。7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或省级“小巨人”企业,2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部分公司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在解决“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半年度经营业绩也表现突出,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国内领先的金刚石微粉产品供应商汇丰钻石成功研发生产培育型金刚石产品,加速了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3.84%和52.65%。高端数控感应淬火设备供应商恒进感应,建立了完整的数控感应淬火机床产业链和技术链,在中高端市场与国外厂商竞争。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45.05%和39.53%。
R&D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在驱动力。田认为,北交所等资本市场平台可以及时将科技创新资本化,通过跨期定价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和激励。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继续增加R&D投资,平均R&D人数达到155人,同比增长20.63%。研发支出总额19.67亿元,同比增长32.77%,平均R&D强度为4.25%。其中,77家公司的R&D投资同比增加,15家公司的R&D强度超过10%。
民营中小企业客观上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内外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受到冲击,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累计融资超过235亿元,平均每家2.1亿元;公募单笔融资在0.4亿元至17亿元之间,既能满足优质公司的大额融资需求,又能保持小额融资的灵活便捷,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近80%的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创新领域,聚焦R&D中心建设和产能扩张,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型中小企业,申请上市的公司呈现出规模小、发展阶段早的特点。北京证券交易所以试点注册制为导向,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要求发行人充分披露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配合现场检查和现场监管,确保发行上市审核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北交所积极畅通咨询沟通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交流,提高全流程信息披露水平,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精准、普惠、创新发展的特色。
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强化股东回报,投资者关系管理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已有11家公司发布现金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3.28亿元。上半年有17家公司披露了回购计划,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数。拟回购股份数量最高超过3500万股,回购金额超过3.5亿元,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2021年年报披露后,各公司均召开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亲自答疑。超过80%的公司回答为100%。600多家子机构参与了北交所35家公司的调研,同比增长300%;公司积极适应网络传播新常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上市公司走近投资者”活动,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增强信息透明度。
此外,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经济韧性和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半年报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促进就业、惠及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上市公司的责任和担当。截至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支付员工薪酬48.71亿元,同比增长17.63%。(记者杨然)
来源: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速——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增势强劲":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1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