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小米、华为、OPPO等国内主流厂商作为手机厂商,拥有上亿的C端用户和天然的流量入口。对于他们来说,围绕移动端开展支付、信贷、理财等C端金融业务是理所当然的,也可以跟随业务发展的全球化布局。
最新的消息是OPPO在印度推出了Kash,包括贷款业务。在国内,据FinX透露,OPPO也在Apple store推出了丘北金融APP,将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扩大到OPPO手机之外的用户。
金融观察团发现,除了OPPO和相对成熟的小米金融,华为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在低调进行。
OPPO在国内外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
最近OPPO的金融业务发展很快,国内外都有新动作。
在国内,OPPO近期推出了“OPPO官方金融平台”丘北金融APP,由重庆九龙坡区龙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龙协小额贷款)开发。目前,丘北金融提供贷款和理财两大服务。
贷款业务方面,企业调查信息显示,重庆龙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3.2亿元,用于小额贷款。2019年10月31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张林变更为李志毅。重庆戴龙小雨目前的实际控制人为段,现任OPPO副总裁兼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全面负责OPPO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另一名实际控制人为史,现任VIVO高级副总裁兼CTO。这也印证了此前媒体报道的OPPO通过收购获得小额信贷牌照的消息。
打开APP后,可以看到丘北的“好借钱”产品在显著位置,最高贷款5万元,日利率低至0.035%。
根据丘北信贷技术服务协议,它是一款互联网贷款(丘北擅长借钱)和一款消费分期(丘北擅长分期)产品。深圳市莱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莱博”)是一家中立的技术服务提供商,负责客户、贷款机构和分期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技术支持。
丘北借钱披露合作机构,包括杜小曼的有钱花、招联金融、尹航消费金。据Finx报道,丘北金融还为被拒用户提供其他贷款平台的导流服务,目前正在与JD.COM金条和微信金科豆豆钱合作。
目前聚集投诉上有很多投诉帖,说丘北金融和丘北在疫情期间喜欢借钱暴力催收。截至记者发稿时,丘北金融对于投诉的解决率仅为38.46%。
在金融服务方面,丘北蔡皋表示,目前有“10+家金融机构”,如广发银行、廊坊银行、百信银行、众邦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等,基金合伙人为米英基金。“历史兑现率100%”,服务覆盖8000万+。
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有三种:短期周转型、长期增值型和展示补贴型。其中,4款短期增值产品由天津滨海农商行提供,50元起灵活存取购买的“秋滨利活期”最高支取利率为4%。其他产品收益率也超过4%。“王牌理财”由众邦银行提供,有“本息保障”字样。
同样,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是深圳莱博。根据企业调查资料,深圳的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也是段。
除了借贷和理财服务,OPPO还在手机自带的钱包中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OPPO Pay。去年6月上线时,首批接入OPPO Pay的银行达到19家,并且还支持公共交通和便捷支付。此外,OPPO商城还向客户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合作方是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
在国外,据智翔说。com,3月2日,OPPO宣布其在线金融平台OPPO Kash将在印度推出,但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其服务包括个人贷款、共同基金和商业贷款。该平台合作的20家资产公司包括ICICI保诚、Kotak共同基金、UTI共同基金和SBI共同基金。
OPPO表示,计划在未来5年发展1000万客户,贷款总额为5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4亿元)。
华为拿着小贷牌照,钱包任性,有钱花。
虽然市场份额超过OPPO和小米,但目前来看,华为在消金业务上的布局还是比较低调的。
从牌照上看,根据企业调查信息,深圳市华易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易贷”)成立于2017年3月21日。是华为控股的全资孙公司,母公司为深圳市汇通商务有限公司,华宜贷法定代表人为吴,注册资本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谊贷近期完成了新的增资。2019年7月24日,华谊贷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加200%至30亿元。也可以看出华为对这个牌照的重视。但目前华易贷还没有官网和产品信息。
目前和其他手机厂商一样,华为金融业务的入口在“华为钱包”。
团团君在华为钱包发现,主要有信用卡、支付码等支付功能,还可以办理信用卡、借款、理财。
借钱功能方面,华为目前没有自营产品,展出的合作伙伴只有杜小曼旗下的有钱花和苏宁金融旗下的任性贷,最高额度分别为20万和30万。
此外,华为钱包还有广发银行的“e秒贷”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最高可贷30万元。
零钱功能是货币基金产品,合作方也是广发银行。总的来说,华为在金融业务的发展上相对谨慎低调。
金融科技专栏作家Soap认为,手机厂商布局金融是非常普遍的。比如3c分期服务,可以更快的贴合用户,也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体验,便于在手机上打造自己的生态。
但他强调,OPPO等手机厂商的消费金融能否突破还有待观察。一方面,目前消费金融产品众多,无论是消费金融公司、第三方电商还是手机厂商都纷纷布局消费金融,从蓝海变成红海,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的长期发展依赖于手机厂商对其用户画像的精准性和风控水平。
*声明:财经观察团发表本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构成任何建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oppo旗下借款产品,oppo有贷款平台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3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