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原创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有专家指出,未来应着力讲好中国故事,金融对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字时代,文化企业需要加大对优质内容、文化技术融合创新的投入,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灵活的金融工具组合。
事实上,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文化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痛点”。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文化企业、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四川为例。去年8月,四川省委宣传部、经济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联合发布了《四川省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六项措施》,其中就包括《引导和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记者了解到,作为省级国有文化企业,四川文投集团聚焦文化主业,持续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自2021年4月推出「天府文化物业贷款」以来,本集团不断优化「天府文化物业贷款」业务流程,升级更新线上平台,广泛宣传优惠政策。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天府文化财产贷”信用贷款占比46%,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占比达到90%,实现贷款补贴后加权年化平均利率4.01%,实得利率2.4%。同时,“天府文化财产贷”搭建全流程线上平台,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发放”的最快放款速度。截至2022年底,平台已成功注册企业462家,反馈满意度达到100%。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不少文化企业都有“天府文化财产贷”支持。比如成都某公司获得1000万元贷款举办“2022成都草莓音乐节”;自贡市某企业在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期间资金短缺,后获得贷款300万元,顺利完成彩灯制作和展示。
四川文投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继续深化“天府文化财产贷”推广,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此外,四川文投集团控股的小贷公司增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不断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创新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普惠金融注入持久动力。比如,增加对经营困难企业的“短、频、快”和信贷业务比重,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打造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温度的用户体验。
有专家表示,作为国有文化企业,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聚焦文化主业,践行国有企业责任,不断增强国有资本在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动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小微企业融资痛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3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