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中企云链港股IPO:中车、中铁建等股东退出,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如何差异化发展?

中企云链港股IPO:中车、中铁建等股东退出,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如何差异化发展?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公司研究室,作者| Cookies

10月18日,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中企连云向港交所提交了该表格。协办单位为中信建投、农银国际、工银国际、迈实资本。

中企云链成立之初,股东背景豪华,包括CRRC、工商银行、首钢股份等央企、国企、金融机构。但从2019年开始,央企股东逐渐退出。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中国企业的云链业务具有可替代性,投资回报率不好。

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中,中企云链的商业模式与联易融科技类似。2023年上半年,中企云链营收、毛利率、净利润均高于联易融。

成立于2015年的CRRC、工行等央企股东退出中企云链,中企云链是中央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平台。

中国企业云链由CRRC、中国铁建等央企、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北汽集团等地方国企、金蝶软件等民营企业共同组建。

由于股东背景豪华,中企云链自成立以来就格外受到外界关注,这也为公司拓展合作伙伴带来了便利。由于特殊的股东背景,中企云链选择通过B端切入金融科技领域。

公司董事长刘江曾在采访中表示,“中企云链有央企股东背景优势,国内产业资源一般掌握在大型央企手中。正因如此,中企云链的定位是服务于B端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

但从2019年开始,中企云链相关股东开始退出。

2019年,首钢集团、中国重型机械、中海投资、中铝资本相继退出;2022年7月,中企云链原第一大股东CRRC将其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天津经济开发区国资。此外,上述股东,如中国铁建和CRRC,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融资平台。

IPO前,中企云链前三大股东为云顶资产、天津经济开发区国投、华星国创,持股比例分别为23.11%、20.73%、10.31%。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股东退出有两个原因。首先,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云信模式具有高度可复制性,这对于中国铁建和CRRC这样的巨型企业来说几乎是零成本。二是中国企业云链的技术效率太低,股东看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上半年业绩比联谊融好。港股上市公司中,联易融科技与中企云链业务类似,都是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

但从客户群来看,中国企业云链的用户主要在建筑、制造、服务、批发和零售行业;联易融科技主要以基建公司和房地产公司为主。

从客户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6月底,中企云链已与3845家核心企业、28.95万家关联企业、2344家银行分支机构开展合作,营销团队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102个城市。

联易融科技财报显示,2023年6月末,联易融科技合作核心企业1240家,金融机构308家。

从营收来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云链营收分别为3.3亿、5.5亿、6.5亿和4亿;毛利率分别为59.3%、70.0%、87.7%和94.0%;净利润分别为-4420.5万、-2829万、4568.5万、6196.8万。

相比之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联易融科技营收分别为10.3亿、12.0亿、9.2亿和3.9亿;毛利率分别为61.3%、77.4%、83.8%和60.8%;净利润分别为-7.7亿、-131.6亿、1.4亿和-7756万。

对比两家公司,联易融科技的收入普遍高于中企云链。

投宝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无论是中企云链还是联易融,都是根据平台上的交易量收取固定费率的服务费。

但不同的是,联易融主要收取不同解决方案的差异化费率和自有资金融资带来的利息收入,而中企云链的云信只收取0.2%的平台费。

从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中企云链的毛利率明显高于联易融。联易融在房地产行业受到压力,客户群体和产品发生变化。联谊融表示,公司采取更灵活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导致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下降22.3个百分点。

盈利方面,中企云链整体亏损小于联易融科技。此外,2023年上半年,中企云链净利润持续增长,联易融则由盈转亏。

云信的业务收入占85%以上。中企云链的主营业务是以核心产品“云信”为首的确权业务。从细分来看,保兑业务可分为云信服务、保理服务和供应链票据服务。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云信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3.4%、63.7%、79.1%和86.4%,逐年上升;同时,保理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4.2%、25.2%、11.6%和8.3%,逐年下降。

云信指的是数字应收账款债务凭证。通过云信在云链平台上的确认、流通、融资,核心企业可以将其闲置的信用交给金融机构,普惠将链条交给中小企业,有效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

截至2023年6月底,云信累计协助客户获得融资约7500亿元;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通过平台确认的交易分别为6.9万笔、13.9万笔、22.9万笔和16.2万笔,确认权益金额分别为1301亿、2484亿、3555亿和2242亿。

中国企业的云链在开展金融普惠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关人士指出,二级供应商贸易的真实性难以验证,云信产品涉及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大量经营数据。如果信息在云信平台上泄露,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或许是基于上述风险和云信平台的可替代性,中企云链原股东中国铁建等央企核心企业在自建平台后选择了退出。

此外,近年来,银行本身作为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深入行业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作为第三方科技公司,中企云链面临着来自银行、核心企业和同行竞争对手的三重压力。

面对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刘江曾经说过,“供应链金融的市场太大了。目前这么多人做,规模最多可能只有这个市场的5%,95%的大蓝海市场都值得大家一起探索。”

但公司想做得更好,中国企业云链也要在差异化发展中找到一些生存之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企云链港股IPO:中车、中铁建等股东退出,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如何差异化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2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