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好的时候就该开船了。
国务院发布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普惠金融提升为国家战略,并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旨在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满意度。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作为央行批准的特许清算机构,以深化“三农”为服务宗旨,汇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下同)的力量,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发展。
建设城乡支付结算高速公路
山东齐河“金磨坊”炒货店老板王松最近更新了新版手机银行APP。“齐河农商银行手机银行里的‘农信银行快捷汇款’业务帮我解决了支付原材料的问题。动动手指,钱就立马到了!”
王松的作坊位于齐河县城东的宋商业街,地理位置优越,生意兴隆。主要经营瓜子、花生、杏仁等炒货。炒货店刚开张的时候,小王亲自去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挑选原料供应商。之后他只需要打电话下单,然后转给对方。
“原材料有时候要装到晚上七八点才能装车,需要把钱转给供应商,车才能开动。那时候银行关门早。我是做小生意的,第二天去银行汇款成本特别高。”王松说,“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银行快速汇款’业务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用手机银行随时转账,实时到账,没有手续费。新疆和内蒙古的供应商收到货款短信后会立即开工。”
支付结算方式的升级,让王松与供应商的合作更加顺畅,也让供应商感受到了实时支付的喜悦。
据悉,农信银行快捷汇款业务是中国联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间的资金结算业务,由农信银行资金结算中心依托农信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推出,包括电子汇款、个人账户存取款、公司账户存取款、协议支付、助农资金提取等业务。客户可通过全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近8万个营业网点或其电子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自动存款机等)办理此项业务。),从而实现异地资金快速汇出。同时,这项业务服务也方便了异地存取款、转账汇款等支付结算业务,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借助农信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农信银行资金结算中心还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客户提供与全国25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存取款业务、转账业务和城乡通业务。
长润智中和农场场长王就是城乡通业务的受益者。
昌润致中和农场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安头乡,占地2600亩。是集有机果蔬、农作物种植、种植、加工、销售、生态旅游、采摘、拓展训练、传统文化培训为一体的有机农场。初夏,花香四溢,出游的人越来越多。到长润治中和农场游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围着各种野花拍照,或者随意骑着自行车去兜风。
王说,现在是旅游旺季,农场要采购大量的货物和生产资料,每天做几十笔生意,资金流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和对方结算,我们对所有商业银行账户都倾向于城乡接入,手续费低,实时到账。”王介绍,养殖场的很多客户都在当地工商银行开了账户。过去,汇款有时不能及时到达。后来农场和齐河农商银行在一次业务交流中得知“城乡通”业务可以实现资金实时到账,当即办理了这项业务。
目前,已有31家成员单位通过农信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开通了城乡通业务,实现了城乡客户支付结算业务7×24小时实时处理。这项业务的交易笔数从2010年的20万笔增长到2017年前5个月的241万笔,增长了10多倍。
农信银行快车和城乡通,前者将普惠金融的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后者将便捷的支付服务延伸到现代城市,共同编织覆盖农村和城市的现代支付结算服务网络,让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惠及亿万城乡居民。
截至2017年5月底,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已覆盖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近8万个网点,并与18家支付机构、3家商业银行、2家清算组织联网。
农信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办理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从2006年的96万笔、115亿元,到2016年的16.81亿笔、5.4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00%。日均交易量从2006年的175,700笔增加到2017年前五个月的6,878,800笔。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已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通农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月的贵州,清爽宜人,满眼绿意。汽车经过贵州东北部的山区,细雨蒙蒙,雾气蒙蒙,汽车旁边都是悬崖峭壁。大山的阻隔,交通的不便,让金融服务任重道远。
武川县史超乡朱静村是少数民族仡佬族的聚居地。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对金融服务便利性的需求更加突出。
老兵丁宗恒的小超市外,挂着一块崭新的“金融便民服务”牌匾。老丁正正忙着为前来取款的82岁仡佬族老奶奶刘奎芝办理业务。刘奶奶行动不便,视力模糊,但她对老丁的服务很放心。她把卡交给了老丁,老丁帮助她完成了输入密码、签名和注册的过程。拿到100元养老金的老人用当地方言说:“这里离县城40多公里。我不会坐车,也不会读书。在家取钱很方便。”
为了让前来办理业务的村民更放心,吴川市农村信用联社不仅为老丁定制了全新的货架,还为他配备了点钞机和监控器。
吴川联社建立的“村村通”金融服务便民点,为朱静村300多名村民提供查询、小额取款、转账、消费等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三年来,吴川联社为史超乡贫困农户办理基础金融服务2.41万笔,交易金额2140.67万元,为贫困农户节约资金96.56万元。
依托农村信用社自助金融服务体系,贵州农村信用社在全省设立“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8058个,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据统计,如果每笔业务为农村居民交通餐饮节省10元4小时,“村村通”项目一年可为农村居民节省超过1亿元5000万小时的出行时间。
此外,贵州省联社还依托农村信用社共享手机银行系统、共享网银系统等电子银行服务,因地制宜为农村群众提供上门、差异化、精细化、本地化的基础金融服务,大力实施普惠金融,助推脱贫攻坚。
流动服务车就是其中之一。
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茶村”的核桃坝村,家家户户都有茶,茶产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得村民需要更多的现代金融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湄潭农商银行根据农忙农闲的情况,每天组织人员深入村寨开展流动服务,将金融业务搬到村寨和农户家门前。在服务过程中,在宣传农村金融政策、扶贫政策的同时,延长服务时间,错开群众忙闲时间节点主动上门服务,实行“上门办公”,当场为群众开通信用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面对面指导签约、解答群众咨询。
目前,“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已服务湄潭县118个行政村,5500余人次,服务次数254次,现场新开信用卡2710张,现金交易4372笔,金额10366万元;办理转账交易2162笔,金额1969万元;办理贷款交易841笔,金额1600万元。
“流动服务车为群众办理开卡、手机银行等现成服务,金融夜校教群众如何使用信用卡和电子银行产品,每个村的便民服务点方便群众使用信用卡办理相关业务。这三种服务手段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为大山深处的苗寨农村百姓送去最便捷、最及时的金融服务。”贵州省联社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联合山东、贵州等地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整合资源,打造统一的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农业银行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布局农村电商,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入口,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出了巨大挑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整合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支付、网上理财等资源,形成合力,构建统一的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2016年9月,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农合委员会的指导下,农信银行资金结算中心联合成员单位,正式启动了涵盖农村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扫码支付、便捷钱包、网上理财、异地备灾等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5月底,农商行资金结算中心提前发布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二维码应用标准》和《B2B网关支付标准》。广西、黑龙江、辽宁、山西、陕西、甘肃联盟6家机构正式申请共享电商平台——利农商城。河北、河南、湖南等会员单位推出“手机网店”系统服务。26家机构使用微信银行对外提供服务,累计开通银行账户200多万个。
抓住机遇,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跨境和票据业务发展。农信银行资金结算中心充分把握了人民币国际化和票据全面电子化的机遇。一方面,在外管局的指导下,推出了农村信贷银行跨境支付系统,畅通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跨境支付渠道,解决了无外汇业务资格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个人客户日益迫切的外汇业务需求。跨境外汇结算业务提前开通,河北联社及所属机构成为首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理个人外汇结算业务试点单位。另一方面,根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需求,不断优化农村信用社电子商业汇票共享系统功能,搭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全国票据交易平台的前端连接,积极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进票据业务发展。截至2017年5月底,已有24个省区市和3488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用农村信用社电子商业汇票共享系统办理业务。今年前5个月,农信社共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办理交易15.06万笔,金额11585.62亿元。
落实要求,促进京津冀金融服务协同发展。农信银行资金结算中心积极落实央行账户分类管理要求,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共享客户身份验证、借记卡账户激活等个人账户基础服务,逐步实现成员单位个人客户跨区域存取款、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更好地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与北京、天津农商银行、河北联社联合推出了“农银通”卡。“农村信用银行”卡依托农村信用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免除了京津冀三地居民在三地6000多个营业网点和1万多台ATM机柜台办理农村信用银行业务,免收存取款手续费和转账手续费,为京津冀居民提供了快速、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成为落实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聚合力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意义,普惠金融农村发展的策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0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