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分局经过4个多月的缜密侦查,破获“12.17”专案,成功捣毁一个特大网络“套路贷”犯罪团伙。目前,包括余等骨干成员在内的19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查封、冻结的涉案资产总价值超过22亿元。据初步统计,2017年至2019年初,短短两年时间,通过自行开发的网贷App,该团伙放贷891万余人,涉案人数167万余人,初期贷款近17亿元。累计贷款金额达170亿元,非法获利23亿元。
公安部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当前,网络“套路贷”已逐步发展成为“开发网贷App-放贷-催收”的多层次、跨区域“套路贷”产业链,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以“云剑”行动为契机,各地公安机关要勇于担当,以点带面,狠抓线索排查和专案侦查,提高挽回损失能力,确保实现全链条打击,严格依法办案,坚决遏制“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上升趋势。
“小警情”引“套路贷”大案
记者了解到,台州“12.17”特大网络“套路贷”案的切入点,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警示。2018年12月17日,姜堰区张店镇居民李某向张店派出所报案称,其于2017年6月至8月在“速钱包”、“蓝领贷”两个网络借贷平台借款1360元。没想到两个月后就滚到了15000多元。由于无法按时还贷,他的家人,包括他的表弟,都被疯狂骚扰。一个186开头的手机号给堂妹发了一张彩信照片,以她的支付宝头像为背景照片,并添加了侮辱诽谤的语句,威胁李还钱。
“嫌疑人极其嚣张。”姜堰区公安分局局长曹翔说,李报案后,警方用派出所的固定电话联系了催收人员。对方也不示弱,甚至威胁要电话“轰炸”警察局。
“派出所接到报警后,是一起一般治安案件。按照江苏省扫黄办的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提前受理、认真审查、认真甄别涉债警情,及时发现涉嫌'套路贷'案件,确保案件全部彻查。公安局核查班在核查整体涉债警情时发现了这一线索。经过对案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债务纠纷。其中,收取‘砍头利息’和收取‘软暴力’的行为是网络‘套路贷’案件的典型表现,必须坚决打击。”曹翔介绍。
民警从收集电话入手,调查信息流、资金流,发现这是一个全链条网络实施“套路贷”犯罪的大型团伙,人员众多,组织严密,结构庞大,管理严密,分工明确。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引起了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关注。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统筹资源,集中力量,集合手段,全力支持。公安部派员在现场协调督导案件侦查工作。江苏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洋多次听取案情汇报,副厅长裴军亲自到一线指挥案件侦破工作。泰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杜荣良担任专案组组长,泰州、姜堰两级公安机关多警种业务骨干组成专班,开展合成作战。
网络“套路贷”设置了一系列“套路”
姜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钱洪元介绍,以邹为首的网络“套路贷”团伙,从软件开发到放贷催收,安排了“全流程服务”。邹在上海注册了4家网络公司,员工100余人,通过自己开发的“极速钱包”、“大白钱包”等app实施网络“套路贷”犯罪。这些网贷app以无抵押、黑手贷、快贷等噱头吸引急于用钱的人,以收取各种手续费为由从贷款中扣费,也就是俗称的“砍头利息”,而用户仍需根据扣费前的资金进行还款。
受害人从App获得贷款时,必须提供多种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机服务密码、手机通讯录、半年通话明细、芝麻信用、花的金额、淘宝的淘气值等。“如果不提供这些信息,就无法进入下一步操作。”受害人凌说。
余某一团伙提供的贷款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扣除15%到30%的“砍头利息”。“‘砍头利息’是30%,也就是借1000元,拿到700元。其余300元以服务费、押金、手续费、劳务费等名义提前扣除,但1000元仍需偿还。”邹旗下某公司高管庄说。如果贷款人未能偿还到期贷款,将被收取高额的逾期费、延期费等。
只要出借人在邹名下某公司的网贷App上借款,就会接到电话或者有人通过微信联系他,推荐在其他网贷App上借款。这些app名字五花八门,但功能和操作方式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贷款超市’。公司往往过一段时间就上架一批新的app,就是名字不同功能一样,只是挖个坑让人跳。很多人在这个平台借了几百元,那个平台借了一千多。不知不觉就被吸进了一个债台高筑的黑洞。”庄说。
“以贷还贷”,债务逐渐增多。“我算过,最高的时候,我在100多个网贷app里都有贷款,每个都不超过5000元,少数可能只有几百元,但总额有几十万元。这一步一步,让我陷入了泥潭。”凌说。在凌提供的2018年12月的手机日历上看到,31天中,他没有标注借款项目的只有9天。最多的一天,他向5个网贷app借款,金额从900元到1500元不等。
“软暴力”促下重手
2017年6月,邹在安徽合肥成立了一家公司,由表弟负责催收贷款。公司有700多名员工。根据出借人逾期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催收,逐步施压。逾期时间分为S1(逾期1天)、S2(逾期6-10天)、M1(逾期15-30天)、M2(逾期31-60天)、M3(逾期60-90天)等。催收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一步步轰炸出借人及其亲友,并发送丧、俗、淫秽照片。收藏家陈某接受采访时说:“刚开始可能只是白天玩,催他还钱;从M3出发,欢迎你打电话。不还钱就‘爆’通讯录,让他的亲戚朋友每天晚上睡不好觉。”
“起诉通知书让当地村干部亲自交给你家,注意把人留在家里,不要出城。同时会在你家乡的部分区域张贴贷款信息,并指定催收公司进行强制催收,全程录音监控。”
这是受害者提供的提醒信息。很多受害者不仅负债累累,家庭财产也被剥夺空;我,我的亲戚朋友,也因为长期的“软暴力”收藏,精神压力很大。经查,2018年4月25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名34岁居民,因某公司名下网贷平台贷款滚至20余万元,无力偿还,无法忍受“软暴力”催收和持续折磨,最终选择自杀。
短时间内,以邹为首的犯罪团伙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庄曾获得6800万元的奖金,另一位高管获得1300万元的奖金。被捕后,陈某承认他不敢花一分钱。
真正深挖三个“多”和三个“难”
接受采访的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表示,“套路贷”犯罪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大。与此同时,检测的难度也在增加。在传统的“套路贷”犯罪中,犯罪组织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软暴力”和明显暴力的方式更加直观,也更容易验证。在办理网络“套路贷”的情况下,有三个“多”,三个“难”。三个“多”是指涉案人员多,流动性大;全国有数百万受害者;涉案资金在公司账户、第三方平台、个人账户之间频繁往来。也带来了三个“难”:抓捕难、取证难、资金查控难。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孟志烈举了这样一组数字:“数百TB的涉案电子证据,发往全国22个取证队,在合肥的催收公司查处控制了400多名涉案人员。”办理网络“套路贷”案件,基层公安机关付出极高的人力物力成本。
“这是台州首次查处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套路贷’案件。在省公安机关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真的深挖,全力侦查。要防止打小胜仗,严格依法办案。我们第一时间要求检察院提前介入。双方通报案情核实情况,听取工作意见,明确侦查方向,统一证据,提高办案质量。”杜荣良在接受采访时说。
公安部扫黄打非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从事非法讨债、高息贷款、“套路贷”的黑恶势力被列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发现和打击这类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犯罪,坚决彻底根除。台州特大网络“套路贷”案件的成功侦破,充分说明各级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加强线索核查力量,全面开展线索排查、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套路贷”线索,深挖案件,彻查案件,最终取得良好的打击效果。公安部将对重点案件进行督办,并派专家现场督办案件。
江苏省公安厅反黑办主任、刑警总队政委吴祖平表示,公安机关在继续及时、合法、准确打击网络“套路贷”犯罪的同时,还应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堵塞漏洞。据了解,江苏省公安厅、省金融办先后开展了加强“校园贷”风险整治、规范整治“现金贷”业务、严格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无锡已关停取缔小贷公司848家,全市涉债警情同比下降22%。
来源:人民公安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通过自己开发的网贷App,放款达891万余人次,循环累计放款金额达170亿余元,非法获利23亿余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977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