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 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不当连接

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 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不当连接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每经编辑:杜宇

据央行网站9月18日消息,央行行长易纲在“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全景——探索新疆”中德视频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德国监管部门也在努力平衡鼓励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第一,坚持所有金融活动都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同时要求回归支付本源,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二是加强反垄断,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和封闭场景,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支付权。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全文如下

尊敬的魏德曼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参加中德央行联合举办的“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全景”研讨会。正如魏德曼主席所说,此次会议是2019年第二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成果之一,因疫情原因延期至今。虽然我们不能在美丽的主河附近,但视频会议的形式使我们能够邀请更多的中德机构参与会议,扩大会议的受众和影响力。除了中方演讲嘉宾,我们还邀请了人民银行相关部门、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等50多家单位的代表。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实践和我的一些思考。魏德曼行长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了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稍后将分享中国在数字人民币方面的经验。

首先,金融科技有效帮助普惠金融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区块链等技术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性大幅提升。

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断提高了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低,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2015-2019年,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复合增长率达到75%,移动支付渗透率达到86%。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存取款和汇款都实现了实时到账。网络消费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金融科技从根本上改善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服务。金融机构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将审批、风控等整个信贷流程数字化、在线化,具有服务快捷、风控精准、覆盖面广的特点,降低了对抵押物的依赖,更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7月底,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超过3800万户,有效促进了就业,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近30%。

金融科技的发展也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卫星遥感、电子围栏、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动态监控农林牧渔等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促进资金流、物流、商流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及上下游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针对农民“数字足迹”的缺失,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有助于扩大信用覆盖面。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分析企业日常经营、金融风险、信用状况等行为特征,探索精准支持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能力。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扶贫小额贷款累计超7100亿元,整体不良贷款率可控。总的来说,国家扶贫小额信贷保持了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在少量财政贴息的情况下整体上是可持续的。

金融科技也有力支持了中国的防疫抗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成为迫切需求。在金融科技的赋能下,实体的“面对面”转变为虚拟的“面对面”,金融消费者仍能获得一致、稳定的金融服务,为降低疫情对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不利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和德国都是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伙伴关系(GPFI)的重要成员,我们愿意在未来加强与德国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交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冲击。

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不仅显著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原有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资本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与客户的消费或工作生活场景有关。平台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行为数据,可以据此推断客户的理财需求和财务状况。各类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许多大型银行在金融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银行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宽服务渠道,减少人工服务需求,提高金融机构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降低合规等运营成本。

中小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小银行资源有限,只能依靠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客户维护、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这可能导致负债和资产的客户获取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减弱。应关注对大型科技公司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对中小银行业务活动的影响,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服务高度集中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网络风险。中国有4000多家中小银行,金融科技的变革将对其金融服务、银行存款等领域带来挑战。

第三,不断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强化风险防范。

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早。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在兴起之初,通过营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推动了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向金融领域渗透,提供保险、小额贷款、基金等金融产品,增加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赢者通吃”属性可能导致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

在此背景下,我国监管部门也在努力平衡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第一,坚持所有金融活动都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同时要求回归支付本源,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二是加强反垄断,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和封闭场景,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支付权。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支持和推动平台经济的创新和稳定。一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平台企业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巩固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严格监管和公平监管,保护数据产权和个人隐私,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

此外,金融科技和平台经济具有跨境、混业、跨区域经营的特点,需要世界各国监管部门的共同应对。未来,我们愿进一步加强与德国监管部门在反垄断、数据监管、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监管协调,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营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金融科技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也应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挑战,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建立具有适应性、竞争力和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我相信,今天的研讨会将就如何更好地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产生更多有益的建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国家商业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 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不当连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81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