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小额贷款“贷”来脱贫致富之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小额贷款“贷”来脱贫致富之路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今年已经卖了两批猪,卖了十几万元。”胡思南说。

胡思南是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小额扶贫贷款致富第一人。作为新洲镇刘娜村的贫困户,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身体残疾,意志坚定。他用5万元小贷产业启动扶贫,勤恳发展养殖业,走上了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

2016年胡思南被列为贫困户时,亏本养鹅欠了十几万。就在他为资金发愁的时候,阳东区政府出台了“政银保”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实施方案。在村、镇、区扶贫干部的帮助下,2017年,胡思南成为阳东区第一个向银行小额贷款发展产业的贫困户。

养猪后,胡思南通过扶贫培训、看书、上网、看电视等方式学习养猪知识,还去种猪大户那里学习养猪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2018年底,养殖场第一批40多头猪出栏,净利润4万多元。尝到“甜头”的胡思南继续扩大养猪规模。2019年底,他的收入比2018年增长了两倍。现在,他新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猪圈。建成后,养猪规模将从目前的100头扩大到300头。同时,他还发展了养鸡和鱼塘养殖,自己也成了养殖户大户。

“通过这几年的扶贫,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收入也增加了很多。”胡思南说。在胡思南的带动下,新洲镇刘娜村有5户贫困户也通过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业,稳步脱贫。

家住阳东区新洲镇刘娜村的刘兴国,父亲因车祸瘫痪在床,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刘兴国只够家人温饱。看到同村贫困户胡思南的猪舍后,刘兴国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在扶贫干部陈光恒的帮助下,他贷款5万元。2018年11月,刘兴国用5万元贷款买了60多头小猪,开始了养猪创业之路。

刘兴国每三天去一次胡思南家。不懂就问,盖猪舍,买猪苗,买饲料,喂猪,收拾,一步一步学。镇上的畜牧站成了他经常去的地方。他一发现猪有什么异样,就马上拍照发给技术人员问用什么药,或者直接在畜牧站问;他的微信加了各种各样的“养猪群”,不仅可以让他分组讨论养猪技术,还可以观看养猪网络课,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养猪技术。刘兴国凭着自己的勤奋、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成功转型为养猪能手。不认识他的人嘲笑他说:“年纪轻轻养什么猪,又脏又累。”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对刘兴国来说是一份多么好的工作。家里养猪,既能照顾父母,又能为全家人提供衣食。

今年1月,刘兴国卖了50头猪,净利润15万元;5月份,他又卖了19头猪,净利润4.5万元。今年他差不多赚了20万,已经达到了扶贫标准。年初还买了21头母猪,开始养猪。现在他已经产下了30多头小猪。对于未来,刘兴国有着明确的规划:扩大养殖规模,走专业化养猪之路。“努力赚钱,就能更好的照顾父母,也有出路。”这个刚毅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阳江市阳东区许多贫困户像胡思南、刘兴国一样,从贫困走向了小康。

据介绍,阳东区有11个镇、148个行政村纳入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范围,其中包括13个全省相对贫困村。截至2020年5月31日,阳东区共有7760户15140人,其中低保户3774户9054人,五保户2931户3001人,一般户1055户3085人。无劳动力的有3003户9109人,4757户6031人。2019年,阳东区在业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8元,比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0%。到2020年6月底,阳东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达到扶贫标准。

(王新亮·永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小额贷款“贷”来脱贫致富之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77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