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贷款没还成黑名单了怎样恢复,贷款没还被拉入黑名单后有哪些不便之处

贷款没还成黑名单了怎样恢复,贷款没还被拉入黑名单后有哪些不便之处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众信。com无锡2月26日电(孙权苟连静)贷款成功,没有收到借记卡,却被某商业银行列入黑名单。年过六旬的无锡市民徐先生为维护自己的名誉,上了法庭。26日,记者从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已对此案作出判决,判令银行赔偿徐先生精神损害赔偿1万元及其他损失5万元。

2011年,因资金周转需要,徐先生与同事孟女士等人共同向某商业银行申请小额贷款,并签订了小额贷款联保协议。随后,银行向徐先生名下的借记卡发放贷款10万元。

从那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按照徐先生的说法,借记卡并没有交给他,贷款是别人用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所以没有如期还款。银行承认徐先生的卡并没有交给徐先生,而是给了孟女士,得到了徐先生的认可,但银行无法提交相关证据。

2014年4月,商业银行将徐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庭审中,商业银行撤诉。撤诉后,商业银行将徐先生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2014年7月,徐先生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贷款时,被告知无法获得“黑名单”中的贷款。

2015年6月,徐先生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商业银行解除“黑名单”、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庭审中,商业银行将徐先生从征信系统“黑名单”中除名,但不赔偿经济损失。后来徐先生撤诉了。

近年来,徐先生的行业交易日益繁荣。但因为出现在“黑名单”中,他没能顺利贷款,白白错过了商机。徐先生认为“黑名单”事件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精神和经济。2016年9月,徐先生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再次起诉至法院,索赔包括精神损失费2万元在内的各项损失近54万元。

2017年3月,梁溪法院民事庭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孟女士作为证人出庭。她承认银行确实给了她徐先生的卡,她用了里面的10万元。纠纷发生后,她陆续还了一些钱,但因为资金短缺,没有还清贷款。

法院经审理查明,徐先生借款时确实在商业银行开户,银行也向该账户转账10万元,但没有徐先生在借记卡上签字的相关记录。结合银行自己出具的徐先生未实际使用该笔借款的证明,以及证人孟女士的证言,法院确认了商业银行将徐先生办理的借记卡交给孟女士的事实。

法院还确认,2014年7月,徐先生发现自己上了“黑名单”后,经协商,银行于当年8月出具证明,其中写明“我行已免除徐剩余小额贷款本息,其征信报告显示该笔贷款逾期,不追究连带保证责任”。但直到2015年5月,徐先生起诉要求解除黑名单,银行才消除了征信系统上的不良记录。

2017年5月,梁溪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银行的行为存在过错。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对徐先生造成的精神损害后果以及该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法院判令银行赔偿徐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其他损失5万元。

银行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7年10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负责此案的法官林丽华认为,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反映的是用户的信用状况,系统上的不良记录会影响个人的信用和贷款权益。银行未尽到贷款人义务,将发放贷款的银行卡交由他人使用,导致徐先生未使用贷款即被列入“黑名单”,且在发现徐先生未使用贷款后未及时将其从“黑名单”中移除,存在过错。

徐先生被列入“黑名单”,对其经营活动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虽然现在银行已经删除了他的不良记录,但损害事实上已经发生,给徐先生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妨碍了他内心的平静。故法院判决徐先生精神损害赔偿10000元。

对于徐先生主张的误工费和经济损失,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法院最终确定损失为49500元,还确定了运输损失500元。

法官提醒,征信系统“黑名单”会降低公众对个人的社会评价。如果银行的行为存在过错,将构成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损害事实。银行应对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建议银行加强贷款流程监管,规范“黑名单”管理。(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没还成黑名单了怎样恢复,贷款没还被拉入黑名单后有哪些不便之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77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