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案子,我们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受到了限制。现在有法院出具的说明函,相信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日前,应上海某建筑公司的要求,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出具了一份企业诉讼信息告知书,上面盖有法院公章,详细记录了企业诉讼的立案时间、诉讼标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等基本诉讼信息。
这是宝山法院近期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保山法院在调查中发现,一旦中小企业成为被告,涉及诉讼的信息就会被第三方机构抓取并推送给金融机构。即使金额不大,对企业经营没有影响,但在申请贷款、参与投标等方面仍有诸多限制,让经营者叫苦不迭。
金融机构也有困难。他们在放贷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当案件还处于审理阶段时,第三方机构往往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涉诉企业提交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面对有诉讼信息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只能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在充分了解双方的诉求和关切后,宝山法院决定主动站出来,探索创建服务机制,为涉诉企业提供信息解释。在法院受理的商事案件中,被告为中小企业的,法院将发送应诉材料,同时发送《关于为涉诉企业提供信息描述服务的通知(试行)》。涉诉中小企业因相关单位获取的涉诉信息不完整,需要法院对涉诉信息进行客观解释或澄清,在信贷融资、招投标等经营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可向法院发送申请。宝山法院收到后将酌情出具说明函。
该制度于今年6月生效。目前,宝山法院已向数十家涉诉中小企业发出通知,并于近日首次发出说明函。“我们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微企业,因与广东某科技公司发生供货纠纷,被作为被告起诉到法院。本案争议金额不大,双方正在积极协商。”上海某建筑公司财务总监童女士说,但因为打官司的信息,公司在向银行申请正常经营的贷款时遇到了困难。看到回复材料所附的通知后,我们按要求提出了相应的申请。“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我们收到了说明函,并提交给了银行。”
“说明函记录了案件到目前为止的相关情况,包括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该信息不代表法院对本案的看法,主要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涉诉中小企业融资难、投标难等问题。”宝山法院副院长许说。
金融机构也欢迎这个新系统。近日,宝山法院邀请位于宝山区的9家银行分支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向他们介绍出具《说明函》的具体操作,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多家银行代表认为,法院发布的诉讼相关信息比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信息更准确、更权威,对银行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王海燕题图来源:上官题图图片编辑:向剑英
来源:作者:王显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只要成了被告,中小微企业就很难获得贷款?上海这家法院出实招帮解难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72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