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青春践行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续写青春之歌

青春践行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续写青春之歌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安庆网讯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为积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怀宁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青年创业的措施,整合政府、社会、金融等资源,从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创业技能培训、金融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多渠道、全方位支持青年创业。团怀宁县委经常组织青年创业者在一起,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培训、创业大赛、“我来扶持青年创业者”等一系列活动。还与商业银行合作,为346名青年“创客”发放信贷资金1.3亿元。此外,怀宁县积极创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先后创建了3个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27个县级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提供见习岗位400多个。

与此同时,怀宁县积极创造和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务企业平台,让更多青年敢于梦想、追逐梦想,一大批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也在乡村创业大潮中返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随着一批批思乡心切、热情创业的“新农民”主动投身新农村建设,一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正在怀宁县的农村大地上涌动。

解放双手的青年带着羊群奔向小康。

看着眼前的书法,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双手被截肢的残疾人所作。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孙德宝。23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双手动脉血栓栓塞症,四处求医无果。他为了保命不得不砍掉左右手,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和妻子协议离婚,带着女儿和年迈的母亲艰难度日。

孙德宝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不仅学会了洗脸、穿衣和做家务,还开始练习书法和刺绣。同时身体残疾,意志坚定,借助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发展成为怀宁孟玲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参与蓝莓种植经营。在各级干部和村民的帮助下,他利用家里闲置的山场,建起了羊棚,在林间围栏里养殖。今年,孙德宝还利用5万元扶贫贷款,扩大了羊舍建设规模,增加了羊的数量。如今,孙德宝的波尔山羊存栏已达50多只,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铿锵的一步。

今年8月,团怀宁县委将孙德宝的奋斗事迹拍摄成抖音视频《青春照耀脱贫路——我的脱贫故事》。该视频一度被万余人转发和点赞。孙德宝的事迹广为人知,成为怀宁著名的励志楷模。10月13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扶贫办联合举办的全省主题演讲比赛中,孙德宝题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要赶羊奔小康》的主题演讲赢得全场掌声,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最终获得全省三等奖。

“一双手不再能感知世界,但一双眼睛仍能看到世界,一双腿也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孙德宝用自强不息的行动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穷不可怕,没手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毅力和勇气去抗争。没有手,我仍然可以通过努力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站起来。”孙德宝说。

《蓝莓公主》唱红《蓝莓之歌》

85后,沈秀玉在上海土生土长。2011年,她来到怀宁县承包荒山种植蓝莓和花卉苗木。短短8年,她投资近3亿元,建立了万亩以上的“蓝莓王国”。

2009年大学毕业的沈秀玉放弃了在父亲上海公司的工作机会。通过实地调查和市场调研分析,她敏锐地发现农林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她很快在怀宁县成立了安徽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公司大面积流转荒山荒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有效盘活林业荒地资产,实现农户和企业双赢。

沈秀玉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蓝莓特色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咨询,从而辐射农民,带动2000多户,其中贫困户500多户,增收500多万元。

在清河乡清河社区蓝莓生产基地,沈秀玉指着一大片蓝莓说:“加上这一块,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亩了。现在我们正在用环形道路连接观光园、蓝莓基地等景点,建设集特色种植、绿化、花卉、农林、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园,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公司投资7580万元建设大型蓝莓深加工工厂,引进蓝莓干、酵素原液等深加工生产线,建设蓝莓种植技术服务中心、综合科研楼及配套冷链仓储设施。公司与JD.COM商城等经销商建立的营销系统已投入试运行。至此,公司实现了从蓝莓种苗繁育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环节的全覆盖。

沈秀玉一直坚持规范化培养,开创了立体复合培养。公司创新的“美林蓝莓优化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得到了生产实践的认证,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公司注册了“霜”、“美琳美”等商标,产品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沈秀玉本人也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蓝莓公主”。

如今,当我们走进蓝莓园,过去所有的荒山废石都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梯田上长满了茂盛的蓝莓苗,道路两旁整齐地种植着报春花、山毛榉、银杏等树木,一年四季都有风景。充满汗水、收获和诗意的蓝莓果园风景,成为附近摄影爱好者捕捉最美镜头的摄影胜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的目标是把公司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园,带动更多人特别是女性致富奔小康。”沈秀玉坚定地说。

来到沈秀玉的每一个基地,都能看到宽阔的马路,观光采摘区都修起了柏油路,改变了过去狭窄的乡间小路,致富之路更加顺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沈秀玉蓝莓扶贫基地的留守妇女在产业发展前精神生活贫乏,邻里之间联系很少。自从他们来到公司工作后,集体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在工作活动中互相帮助,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还有一些女性学了技术,自己创业了。

20世纪90年代后返乡大学生夫妇的对虾养殖

每到龙虾上市的季节,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车辆来平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运送虾苗和幼虾。王和他的妻子在田里忙着喂养和出售小龙虾。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3辆载有龙虾的面包车带着3000多斤成品龙虾和1000多斤虾仁离开了养殖基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怀宁久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来钓小龙虾,品味田园生活的优雅。

合作社的负责人王说:“小龙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垂钓、垂钓、品尝,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如今,‘龙虾休闲趣味垂钓+特色农庄’正成为我们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王是平山镇高泽村丰收组的村民。因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现代农业的兴趣,她和丈夫黄启建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做起了家庭农场的“农民”。2015年底,她成立了合作社,在家门口承包了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种植绿色水稻。从2016年开始,王和丈夫对稻虾共生的综合养殖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先后到湖南、江苏等地考察取经,并积极咨询高校相关专业老师,最终摸索出发展之路。

大学毕业的时候,家乡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给了我创业的信心。王军娥说。2015年,王夫妇在胜天威承包了800多亩水田,发展水稻种植。她算了一笔账:一亩粳稻单位面积产量800斤,按市场价每150元水稻毛收入2400元;圈养小龙虾亩产150斤,按每斤40元计算,毛收入6000元。"虾和水稻加起来每亩净收入8000元."目前,她的合作社共发展“稻虾连作”2800亩,年纯收入近300万元。

今年6月,怀宁久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第四批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中国画青年的雨具梦

“这批货销往智利,月底前需要发货,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在抢货。”在怀宁县梁婷乡金鸡村陈侗万依雨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40多名村民正在努力制作一次性雨衣、雨靴等雨具用品。正在现场指导检查的公司负责人周晨说,公司产品以内销和外贸为主。目前外贸订单每月60万左右。

随后,周晨来到无尘车间的施工现场。“无尘车间差不多这个月就能建好。这个车间主要生产一些颜色比较浅,要求比较严格的白色、浅黄等雨具产品。”

周晨出生于1996年。2018年底,大学刚毕业的他开始回到家乡梁婷乡创业,创办了陈侗万依雨具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四个生产车间,一个仓库和办公楼,总投资近400万元,年销售额200多万元,吸引了50多名村民在这里打工,其中有4名贫困人口。

周晨,美术专业,擅长画国画。大学期间,他和同学在黄山创办了一家设计工作室。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决定回乡创业。“当时考虑到老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回老家办企业可以带动乡亲们就业,增加收入,所以当时很快就决定把公司设在老家。”

今年5月,周晨扩大了公司规模,在乡镇街道增加了一个加工车间,并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周围已有10多名村民被招入工作。“公司的工人大多是本地中老年女性,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平时也不耽误他们接孩子,打理家务。一般一个月能挣2000多,有的一个月能挣3000多。”周晨说,他愿意为脱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将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到公司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今年7月初,怀宁县普降暴雨,受灾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抗洪救灾形势十分严峻。周晨立即联系团委,冒着当晚的大雨驱车前往县城,捐赠1000件雨衣用于防汛救灾。

为了有效促进创业就业,怀宁县积极为周晨这样的青年创业者筹集资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为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团怀宁县委还开展了“青年创业,我来支持”等系列活动,为青年提供岗位推荐、资金扶持、项目评估、基地孵化、维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为解决青年创业资金问题,团怀宁县委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贷工作。从解决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创业资金瓶颈入手,大力组织实施支持青年创业的小额信贷项目。

团怀宁县委在重视青年创业投资的同时,也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创业能力,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同时,该县大力开展农村青年种养、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和青年农民工“订单式”培训,每年对近500名农村青年劳动力进行SYB创业培训。

通讯员谭志阳安青网记者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青春践行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续写青春之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61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