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液化气成了农民做饭的“必需品”。记者近日走访河北、辽宁、贵州等地发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液化气瓶数量不清、身份不明、“黑气”站监管表面化、液化气瓶升级成本增加等问题。受访者建议,实施气瓶信息化管理,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断“黑气”传播渠道,采取补贴方式帮助企业和消费者“换新瓶”,重点监管农村液化气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确保农村用气安全稳定。
农村用气存在很大隐患。
对“黑气”监管不严。
今年4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在台江九润燃气有限公司发现一批无原厂信息的液化气钢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家军承认该批368只钢瓶购自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
经查,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现场无气体检测仪、蒸汽吹扫装置、瓶阀气密性试验装置、钢瓶内部干燥装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符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许可条件。另外,该公司2018年8月6日以来的18681个气瓶的《检验报告》由他人签字,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没有做体积测量、水压试验、部分外观检查等项目,相应的检验项目结论为“合格”,明显出具了虚假的检验报告。
记者在河北多地走访发现,一些加油站人员骑着电动三轮车,背着几个1米多高的气瓶,以“嘴对嘴”的方式给村民充气。一些乡镇干部表示,虽然知道“黑气”不安全,但能方便村民生活,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仍会大量存在。
受访的基层干部认为,由于此前河北、贵州未开展气瓶动态管理,各地都采用象征性的电子表格或纸质登记的方式进行使用登记,没有建立全省或全市统一的气瓶数据库。气瓶有很多“黑户”。
虽然智能液化气钢瓶正在各地大力推广,但由于与普通气瓶相比价格高、充气过程繁琐,一些地区的村民并不愿意接受。有的居民液化气钢瓶随意摆放,有的因为体积小放在路边做饭,有的堆着柴火,有的钢瓶和连接管严重老化,成了家里的“固定危险源”。
液化气的市场价格很高。
运营成本的增加阻碍了实施。
记者调查发现,液化气商品价格下降明显,但市场零售价格并未整体下降,部分地区零售价格是商品价格的两倍。同时,安全升级导致液化气运营成本增加,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阻碍了在农村地区的实施。
据卓创资讯相关人员介绍,2019年第二季度,液化气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价格从4月份的4136元/吨降至6月份的3928元/吨,下跌208元;华南地区跌幅最大,从4月份的4408元/吨降至6月份的4049元/吨,下跌359元。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窑厂河村村民张宝雯搬进了新家,告别了烧柴火、用液化气的生活。“灌一罐120元,可以维持两个月,一年不到1000元。”当张宝雯说满罐时,他指的是容量为15公斤的常规液化气瓶,零售价计算为8元/公斤。
在贵州,液化气的零售价格比较高。安顺市关岭县某液化气站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瓶11公斤的液化气零售价在10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9元多。
鉴于零售价格与商品价格相差悬殊,沈阳某液化气站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消费者购买液化气的数量,采取不同的定价。对于需求量不大的普通人,目前采用的是每罐15公斤的“标准”。即使发改委调价,这个零售“标准”依然没有太大波动。"如果国家价格超过8元/公斤,那么我们也需要补贴差价."该负责人表示。
安全升级导致液化气运营成本增加,是运营商和消费者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明年7月1日起,沈阳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液化气钢瓶安装智能安全阀,力争明年10月前完成全部钢瓶更换。对于这一举动,液化气站经营者叫好,也有不少“苦水”。
“这样更安全。我们肯定是双手支持的,但是成本也高。以我们站为例。现在充气枪被放在秤上。不需要额外花钱。如果要换成智能充气枪,要四五千块。全部换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沈阳高新区小美液化气站负责人戴恩光说,“此外,钢瓶更换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例如,气缸的使用寿命是8年。如果要推广智能气瓶,就意味着一些气瓶会在使用寿命前被更换,用户要额外付费,所以很多用户可能会拒绝更换。”
云南中石化燃气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韩霸透露,由于更换气瓶等设备是公司自己出钱,没有财政补贴,更换气瓶等设备需要自己出钱,部分费用势必要落在用户身上,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强化“全链条”监管
液化气钢瓶“转型升级”有望得到支持
受访者认为,加强液化气生产、储运“全链条”监管,建立气瓶制造、数量状况、充装使用、检验报废、流通跟踪等大数据平台库。通过信息化管理是解决液化气钢瓶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各地在实施新液化气瓶时要更多考虑村民的接受能力,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帮助村民尽快完成液化气瓶的“转型升级”。
在一些地区,智能气瓶已经普及,因为它们可以记录检查周期,填充记录,谁在使用它们等等,并可以对各种危险情况进行报警。
“最近家里新出了一个智能液化气瓶。虽然差别不大,但据说不会轻易引起爆炸。如果它漏了,就会报警。”河北易县北市村村民苏海说,现在大力推广智能气瓶,让他更有安全感。
沈阳也逐步普及了带智能安全阀的液化气钢瓶。这些气瓶装有“智能芯片”,相当于一个电子身份,记录着气瓶的所有信息,不仅包括检验周期、周转次数、充装记录和报废期限,还包括气瓶由谁充装、何时充装、谁在使用、用哪辆车运输。
“贵州省气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于7月上线,初步实现了全省气瓶使用登记、充装管理、检验报废、流通定位等环节的可追溯,给气瓶安全管理戴上了“紧箍咒”。
“通过在每个气瓶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可以记录每个气瓶的制造、登记、充装、检验和使用寿命等信息。”韩霸表示,消费者在使用气瓶时,可以用手机扫描瓶体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查看瓶号、生产日期、制造单位等信息,确保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灌装的合格产品。
近期,各地加大了打击“黑气”的力度。7月,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吊销六盘水嘉豪源液化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批准证书,对公司罚款人民币10万元,对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志毅、技术负责人何分别罚款人民币1万元。
河北保定5月6日启动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半个月内关闭取缔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场所1家,下达整改通知书35份,检查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102辆。6月14日,沈阳市康平县公安局查处一起非法销售液化气案,违法当事人尹某某被警方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液化气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戴恩光、韩霸等受访者建议,对于液化气市场的价格监管,应加强经营者的行为,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仍应由市场决定。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矛盾突出的地区,可以采取限制购销差价或适当缩小购销差价等临时措施。同时,重点监管农村液化气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记者姜伊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液化气罐安全事故隐患,黑液化气站曝光":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35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