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新金融峰会新闻发布会(资料图)。华龙。com-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张志摄
华龙。com-新重庆客户端11月17日14时04分讯(首席记者佘、实习生王)11月23日,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以下简称中新金融峰会)将在重庆和新加坡同步举行。
金融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首要合作领域和重要内容。
6年来,中新两国密切沟通、合作、创新,中新金融合作成果显著。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第二个五年”的第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新金融合作正以重庆与新加坡的“点对点”开花结果,展示了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的互联互通。
“感情”日益加深
中新金融互动不断加深。
砂之船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网点运营商,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
2018年3月,沙船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中西部首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和亚洲首只奥特莱斯房地产投资信托。
“REITs的一大特点就是企业可以回收资金,这样我们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卸下包袱了。”砂之船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徐荣灿表示,网点经营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靠债务融资很难满足资金需求。通过REIT实现轻资产,可以腾出资金,提高发展速度。
像沙船一样,许多位于西部地区的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沙船上市意味着中新金融合作在股权融资方面破冰。这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以来,金融创新尤其是跨境融资模式不断探索的结果。
“金融所有的尝试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们服务的范围不仅限于重庆。西方企业最终会受益。”重庆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15年11月启动以来,中新双方以重庆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推进合作取得扎实成效。如今,中新金融互动的频率、力度、辐射广度和影响深度都在不断扩大,金融合作成效显著。
6年来,中新共同出台了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等72项创新政策,落地了中新金融科技示范区等49个重点项目,形成了中西首只房地产投资信托上市等24个创新案例。
“双向旅行”
中新跨境投融资渠道不断创新。
中新金融合作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需求。
2016年8月31日,重庆市、星展集团宣布与花旗银行共同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行境外债券..本次海外发债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首批美元狮城债券。
合作不断走向“蓝海”。
今年9月6日,两家基金管理公司成功获得重庆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资格。QDLP是指境外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查和外汇资金监管,将境外资本转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境内股权投资基金。
其中,一德(重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首家QDLP试点企业。QDLP试点在投资主体和投资范围方面进一步拓宽,可以更好地满足境内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的合理需求。
QDLP试点为外资投资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渠道,也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获得试点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向新加坡开放试点的城市。
随着合作的增强,“感情”升温,随之而来的是新加坡金融机构进驻重庆。新加坡泓富金融控股、十堰益铭基金、威视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已在渝注册成立。中新企业共同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了物流、大数据等多个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到84.1亿元。
重庆银保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重庆外资银行已设立营业性机构23家(含分行15家、支行8家)、代表处1家、获批分行1家,分行数量与成都并列中西部第一。星展、大华、华侨永恒、盘古、新联等5家来自东盟国家的分行,占重庆外资分行总数的30%。很多外资机构只在重庆有分支机构,覆盖很多西部省份。
借助与新加坡的良好示范,东盟国家与重庆的金融合作也不断深化。仅今年1-9月,重庆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直接投资资金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87.1%。重庆、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7亿元,同比增长48.5%。
从“点对点”到“面对面”
推动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发展
重庆不是唯一受益于中新金融合作的城市。
去年疫情期间,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四川思丽雅集团以较低的综合融资成本从新加坡金融机构获得30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和973万美元的信用证,用于采购生产医用口罩无纺布所需的原材料。
目前,中新金融合作已初步形成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合作、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面对面”合作的新格局。
以中新金融峰会为例。在2019中新金融峰会上,除了中国和新加坡代表,还吸引了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在重庆探讨“西部机遇”。2020年中新金融峰会,邀请东盟10国央行副行长在线出席。
“过去五年,重庆和新加坡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加强了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的金融互联互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说。
目前,重庆金融监管局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成功签署中新深化金融合作备忘录,与西部11个省区和海南省金融监管部门达成合作协议,开创了中新金融发展新模式。
重庆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跨境融资项目加权平均综合融资成本比国内低1.03个百分点,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在新加坡实现融资超过57亿美元,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初步体现。
扩大“朋友圈”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将再添助力。
今年7月9日,中新项目管理局、市金融管理局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在江北口共建中新金融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是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探索在重庆设立、中新双方共同推进的政策先行先试、金融科技产业集聚的合作示范区。中新金融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是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区的起步示范平台和形象展示窗口,重点展示示范区内的金融科技实体产业。
“中新金融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在江北口率先落地,必将吸引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金融科技相关企业,为江北口发展注入新动力,引领重庆乃至西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庆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0月12日,重庆中新项目管理局与新加坡贸工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总体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
在金融服务领域,规划提出,2025年,中新跨境融资渠道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平台载体进一步升级,将有力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中新金融合作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从“点对点”到“面对面”中新金融合作书写新篇章":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8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