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4+4”模式加快开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各类人才与城市双向奔涌。
北大的大学生去泗县实习。刘彦洲摄
搭建四大平台激活人才发展“新引擎”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印发《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人才支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合肥学院泗县教师培训基地,推动杭州技师学院泗县分校在泗县技校挂牌。
搭建专业服务平台。依托思贤城投集团,成立思贤石成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布局人才招聘猎豹、人才项目投资、人才双创孵化、专业人才培训、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据共享、人才公寓管理等七大核心业务。
搭建青年实习实践平台。创新建立全省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以“1个中心+10个基地”为基础,提供一站式免费定点住宿、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培训交流服务,接受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实习实践,设置2000多个实习岗位。
为乡村振兴搭建结对平台。借助合肥学院助力泗县的有利机制,积极谋划与合肥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围绕“人才交流与培训、技术服务合作、人才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开展深度合作,为泗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用四种生存机制聚集人才发展“新动能”
利用积极的校园招聘机制。组织编办、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深入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简化招聘程序,不断引进教育卫生优秀人才。2023年已有49人签署初步意向。
用活人才的机制引回来。会同人社、编办等部门,每年开展事业单位人才再引进工程,畅通县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创业渠道,不断充实泗县事业单位人才力量。2022年以来,共从各类事业单位招聘31人。
用灵活的机制引进人才。以柔性人才引进为突破口,针对农机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支持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教授飞地”、“人才飞地”,持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使用活的社交招聘机制。常态化“2+N”招聘活动,每年举办专场招聘会300场以上,服务企业3000家以上。依托石成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及时发布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信息,吸引各类社会人才。
开展四种培训培育人才发展“新核心”
开展联训联训。坚持“取长补短、创新共建、共同提升能力”的原则,创新开展与省直机关、合肥学院等省直单位“联合培养、联合锻炼”的工作模式,全面拓宽人才教育培训渠道,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目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已在浙江大学顺利结业。
进行订单培训。利用杭州技师学院泗县分校、苏州环保工程学校等县区的科教资源,建设一批“实训基地”,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形式,为用人单位培养产业工人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开展乡村振兴培训。实施乡土人才“种苗计划”,定期邀请上级农业部门专家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大力培养农村企业家和从事农业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乡土专家”“田秀才”,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开展“头雁”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两期村(社区)党委书记和选派干部培训班。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通过专家讲座、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帮助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机遇和挑战。
强化四层保障,打造人才发展“新业态”
组织的关爱。每个县领导结对联系2-3名高层次人才,定期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座谈交流,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加入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不断优化党员结构。
工作中的支持。出台《泗县“十万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泗县大学生招聘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及时发放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同时在创业项目税收优惠、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人文关怀。建立定期体检机制,每年为所有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体检、医疗咨询和保健服务。定期举办各类人才研讨沙龙,邀请优秀企业家参加县域经济培训班等异地培训。
把权力倾注到军官身上。定期评选教育卫生人才之星,积极推荐优秀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洽谈会,每年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每季度宣传报道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重人才、见思启的良好氛围。(刘延洲马玉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宿州市泗县人才市场,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1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