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金融需求激增,考验着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村镇银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在申城扎根八年多,为上海三农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上海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迅速,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面逐步扩大。自2009年上海首家村镇银行崇明长江村镇银行开业以来,已有13家村镇银行相继开业。
商业创新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在小微企业和农户出现抵押困难、担保授信等问题时,如何通过业务创新为“三农”输血,成为每一家差异化经营的村镇银行首先要探索的课题。
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将客户群体细分为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专门做信贷客户服务。既满足了农、林、牧、副业、渔业的需求,也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需求。比如银行的优质客户上海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曾经从事传统果蔬种植业务。为了走出传统农业收入低的困境,合作社决定对崇明特色水果进行深加工酿酒,提升产品附加值。针对绿色果蔬发展初期资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特点,银行提供安信农保项下农民合作贷款,无需抵押、质押,注入发展资金。后来绿色果蔬酿造规模扩大,但受到水果原料的制约。银行还为其量身定制了“农户+合作社+农业保险+银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帮助其突破资金和原材料瓶颈,最终帮助其建立了“辛颖酒厂”,走上了一条品牌发展之路。
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试图通过“投贷联动”来补偿和抵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银行除了正常收取贷款利息外,还享有小额期权奖励,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与企业分享少量未来收益,弥补贷款风险。
此外,为打开服务科技小微企业的突破口,上海闵行商银村镇银行联合闵行区科委等单位搭建“上海市闵行区科技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金融“1+3”服务,即一家企业有三家机构提供量身定制的专属服务。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负责贷款、科技型小微企业授信、新三板上市推荐等金融服务。从初创期的资金贷款,到成长期的风险投资和追加贷款资金的引入,到具备上市条件的小微科技企业的上市准备,再到后期可能的股权质押和担保服务。目前,平台上已有754家企业连接科技园和工业区。
促进当地经济
与传统银行相比,村镇银行拥有清晰多元的产权结构和一流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种扁平化结构便于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实际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在业务上,容易做到因地制宜,做细做小,机制灵活,业务流程缩短。
上海崇明沪农村镇银行利用村镇银行管理扁平化、审批机制灵活、决策半径短、地域优势明显的特点,在发展“关系型信贷”的基础上,借鉴“信贷工厂”模式,实行客户经理、审批人、贷后经理专业分工,实行信贷审批发放流程标准化,提高服务效率。根据贷款金额和抵押方式,设置审批权限。150万元以下的按揭贷款直接审批,150万元以上的贷款根据业务申请的优先级随时持有,实现从申请到发放最快三天的速度。
上海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上海已有13家村镇银行设立了15家分行;各项贷款余额合计118.32亿元,比年初增加24.89亿元,增长26.64%;各项存款余额合计200.76亿元,较年初增加51.32亿元,增长34.34%。
上海村镇银行“支农、扶小、扶实体”金融服务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市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40.19亿元,2676户,3915笔;共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77.68亿元、6507户、1.74万笔。
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上海村镇银行一览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04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