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贷经理董耀眼里,做信贷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
其实第一年赚不赚钱无所谓。你主要学到的是经验,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第二年,是略有进步的时候;
到了第三年,就是打好基础的时候了,然后会有一个小的突破,小的爆发。
是一年一年逐渐积累起来的。
毕竟任何行业都需要坚持才能笑着看到结果!
面试的时候,董耀开玩笑说自己没有别的优点,就是耐力好,肯吃苦,渐渐有了突破。
但从最初进入信贷行业到现在的独立,三年多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个机遇与努力并存的过程,也是一次“重生”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她,听听她对信贷工作的感悟和沉淀!
第一,孩子是第一春,事业给了我第二春。
1.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好好利用现在。
与大部分信贷经理不同,董耀接触信贷较晚,有着特殊的意图。
2011年,董瑶成为了一名准妈妈,这是上天给他们夫妻最珍贵的礼物。于是她放弃了之前在物流行业的工作,开始转型做全职妈妈。
但渐渐地,她觉得这样的生活会让她慢慢失去自我,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与这个社会脱轨。
“只有夫妻共同进步,才会有安全感;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共同话题,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董瑶叹了口气。
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走出来。在她看来,人一生只来一次,是一件不等当下的事情,而且刚好赶上银行扩大招聘信贷员的机会。她很高兴遇到了这样的机会。
董瑶说,去银行工作是她小时候的梦想,所以既然有机会,就一定要去尝试,不成功就去做别的。很幸运,她通过了面试,留了下来!
2.在“淘汰制”社会,银行业是铁饭碗。
在银行工作,兴奋过后,是实实在在的压力感。
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信贷,所以董瑶要顺利完成每月的任务并不容易。另外,银行的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扎根了。现在一切都需要用业绩来做。
在董耀看来,银行工作并没有外人眼中的那么高。当你需要自己找客户谈合作的时候,其实很小。
起初,为了拓展业务,获得客户,她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不完成绝不罢休,比如跑一个区,找几家企业,去几家医院等。,并以她的勤奋、真诚和产品优势吸引他们。
“另外,打开话题也很重要。”董耀解释道,“和一些高薪人士一样,他们一开始会非常害羞地谈论个人资金。这时候他们需要从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慢慢聊也许生意就来了,所以不管做什么。”
正如董耀所说,第一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客户到一定数量后,服务到位,自然会有更多的推荐。她认为,如果你一开始就有强烈的赚钱目的,你可能会输。
3.失去了安逸,却只爱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
当一切趋于稳定后,董耀选择放弃了当时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舒适”的工作,到一家新的城商行开展自己的信贷工作。
新工作意味着新的开始。
当时新银行在招聘的时候,计划最终100人中选5人。评估的标准是在一个月内实现100万个成就。
董耀凭借之前的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专业知识,成功成为了1/20,成绩当时是小组第二。
在这个过程中,她说做信贷渠道很重要。与渠道的合作,如好贷等担保机构,可以大大增加客户数量,节省资金和时间成本,更好的获取第一手优质客户。
“所以一个好的信贷经理,要善于利用渠道提供的资源,在这个狼性十足的银行业闯出一番事业来!”董耀这样说。
第二,业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期风险。
如果说贷款对借款人意味着“吃喝玩乐”,那么催收则正好相反。
金融行业从来第一位的就是风险控制,保守是银行业的看家本领。谁不保守,谁倒霉。
董耀说,作为一个信贷员,业务的不良率高是一件很有“破坏性”的事情。所以发布多少款是其次,每款后期有个好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贷款或多或少都是冲动的,所以董耀一直告诉客户的是,永远不要盲目放贷,只要钱够就行。
在前期工作中,她会先核实客户的工作、婚姻、信贷习惯等关键要素,进一步增强风险识别。然后她会和客户沟通逾期还款的严重性,比如讲一些真实的例子,相当于提前给客户上了一堂信用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
另一方面,董耀也会和合作渠道沟通。在她看来,让对方知道自己选择的重点其实很重要。“我经常跟海峡对岸的年轻人说,人一生一次。不要为了两次提成,做让你后悔一辈子的事。”
但是,这个行业毕竟不能保证100%零逾期。万一客户逾期,董瑶会第一时间与客户沟通。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99%以上的客户一开始逾期都不是恶意的。他们在不得不做这件事之前一定遇到了一些问题。银行现在其实很人性化。客户有困难,一定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绝不会让它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如果遇到临时困难不能按时还款,最好第一时间和银行沟通。”
董耀感慨地说,人都是感性的。一个好的信贷经理应该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困惑,更好的帮助客户处理资金配置率,减少他们的投资资本,支持客户,让客户变得更强大。
除此之外,董耀还会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关于征信和逾期的文章,帮助客户达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第三,亲和力和透明度是我的“杀手锏”
在谈到自己吸引客户选择她贷款的原因时,董瑶列举了两点:一是亲和力,二是自己的“傻”。
董瑶,有两面性,是个自来的姑娘。她认为与客户沟通很重要,她愿意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孩子的出生给了董瑶很多帮助,也让她更有爱心。这可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性光辉”吧!
虽然董瑶现在的年龄从事信贷工作会有些尴尬,但这其实是一种优势,因为这些经历和经验的积累让她能够更好地倾听客户的需求,从而有更有效的沟通。
另外,董瑶开玩笑说,她其实是个“傻白甜”,只是这个“傻白甜”不是另一个“傻白甜”。她表示,自己在处理业务时一直坚持透明的原则,因为她不是一个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不会想着获得一点利润。尤其是在这个压力很大的北京,大家都不容易,有能力就帮忙吧。正因为如此,渠道里的人更愿意给她介绍客户,朋友有合适的机会也会想到她。她总结说,这叫“笨人有笨人福”。
但是好贷款人觉得这其实并不愚蠢,而是一种智慧,为她赢得了更长远的未来和更广阔的职业道路。
回顾过去的半年,董耀用“进步”两个字来总结。她说,其实每天都会有进步,有惊喜,有积累。“也许今天你可能收获友谊,明天你可能成为旅游客源,后天你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所以每天都很充实。而且每个阶段追求的东西也会不一样。这就是生活!”董瑶感慨道。
最后,说到专业,董瑶有自己的体会。在她看来,专业不是孤立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因为不会跑业务的信贷员不是好的信贷员,专业和业务的关系是互补的。
(编辑:沈莎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贷经理董姚:做信贷,每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结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97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