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开个标准车间,一年能省100万。”近日,在蒙城县小新集乡布艺刺绣产业园,安徽奋斗家纺有限公司第四条生产线开工建设。“再过几个月,10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可以保证市场供应。”奋斗家纺相关负责人张宝告诉记者。
“布艺刺绣产业园不仅贡献了税收,还对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就业、乡镇扶贫起到了积极作用。”小新集乡政府负责人表示,在家纺艰苦创业的带动下,布艺刺绣产业园积极吸引劳动力就业,发挥了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其中老乡们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了解,2016年6月以来,亳州市创业就业人员40323人,其中返乡创业人员6566人,带动当地4万余人就业。
去年6月,亳州以党政“一把手”的名义,向全国亳州老乡发出“家书”,号召他们回乡就业创业。
“老乡回家创业,倒逼各相关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亳州市创业办主任刘说。2016年,该市成立了由8个部门组成的创业办,编制了创业文件,编制了返乡创业项目参考索引,建立完善了创业项目库和典型创业案例库,通过项目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办的工作人员除了答疑解惑,还会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利辛县的关在外打拼20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到家乡创业。让他没想到的是,县里根据他的需求,几天就在园区里选了20多亩地,还扶持了一系列政策邀请他入驻。目前,投资1亿多元的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目前,十几家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老纺织厂周围。
2013年,在河北霸州方胜镇创业成功的王回到家乡蒙城,第二次创办家具厂。2016年8月,王看到家乡新的创业政策,决定再拼一把,第三次建设农业生态园。“我回老家创业,就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王对说道。返乡创业最难的是资金不足。亳州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凡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担保贷款。财政在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不到3个百分点时,给予全额贴息补贴。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小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贴息贷款额度,财政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此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创业创新载体建设、贴息、补助和一次性奖励。
[已编辑]
老乡回乡创业,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这不仅有强烈的怀旧情绪,还需要贴心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温馨的发展环境。亳州的创新举措吸引了老乡,促进了“双创”,激发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亳州回乡创业,亳州产业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81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