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50000拉卡拉可靠不,拉卡拉是否合法

50000拉卡拉可靠不,拉卡拉是否合法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5000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淑金枭街

一场“先上船再买票”的大戏似乎正在a股上演。

5月8日晚间,拉卡拉发布公告,披露了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

此前,深交所要求拉卡拉披露交易规模增长业绩同比下滑的事实、回购小贷公司的原因、是否存在套利行为。

监管问询,主要关注其上市后是否经营金融信贷业务,是否与招股说明书一致;拉卡拉的解释围绕公司战略展开,并表示上市后的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2019年4月说起。

当时,拉卡拉以公告形式透露,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关联公司广州中盈荣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中盈”)100%股权;收购关联公司深圳中盈荣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盈”)100%股权。

要知道,为了剥离风险,符合当时的上市政策,拉卡拉在2016年第四季度将广州中盈、深圳中盈等10家金融增值业务公司从上市公司体系剥离,然后以“第三方支付第一股”的名义完成上市。

现在主动全资回购这些公司,监管怎么可能没有针对性?

而且,新道金融还发现,2020年1月,拉卡拉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州拉卡拉普汇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这种联贷/助贷+融资的业务布局,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借贷平台配置并无不同。超链接

从刚刚披露的回函中可以看出,拉卡拉一直没有放弃放贷业务。

上市后先分流信贷业务,再回购借贷主体。对于放贷这块肥肉,一直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以退为进”是拉卡拉上市初期的战术,资本市场会接受这种游戏吗?

利益驱动?

2016年,为了顺利完成上市,拉卡拉将广州中盈、深圳中盈等10家金融增值业务公司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剥离出来。

必须明确的是,2016年第四季度拉卡拉分拆广州中影和深圳中影的时候,他们的业绩远没有今天这样。

/image-四年间,中国的消费金融业务爆发。广州中盈净利润由-1700万元增至9700万元;深圳中盈净利润由2300万元增长至1.79亿元。

这与拉卡拉主营收单业务明显不同,后者遭遇了市场竞争加剧、监管加强、毛利率降低等问题。

尽管Lacarra努力弥补其在支付业务上的劣势。

比如逐渐放弃曾经为王的C端支付市场,转而选择进入B端支付市场。截至2018年底,Lacarra的B端业务收入占比89%,但B端支付市场在经济压力下呈现下滑趋势。

它在发展借贷和金融科技业务的同时,如果积累用户、商户和合作伙伴,净利润会更高。

拉卡拉2019年年报显示,支付业务毛利率为44.37%;相比之下,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输出,并为其提供智能风控和反欺诈技术的深圳中盈,净利润率高达60.9%。

换句话说,信贷业务及其周边产业链的赚钱能力远超支付业务,这很可能是拉卡拉回购上述两家公司的主要原因。

暗中加码金融布局。虽然5月8日拉卡拉在监管回复中明确表示“之前剥离了金融增值业务,目前正在做金融科技业务。”

但从Lacarra的回复中可以看出,所谓的“金融科技”业务,大部分都是小额信贷业务引流和推广服务。

2019年,拉卡拉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共计9353万元,其中贷款引流服务收入6392万元。主要合作方是广州拉卡拉小贷、重庆蚂蚁小贷等小贷公司。

2019年,拉卡拉还为小赢金融和佳音金科开展引流业务,总收入53.87万元,占贷款引流服务总收入的0.84%。

算下来,拉卡拉信贷导流的技术服务占其金融科技业务总收入的近60%。

事实上,单纯靠输出金融科技业务是很难持续盈利的。蚂蚁金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前,据路透社报道,蚂蚁金服公开宣布将在监管指导下转型金融科技公司。五年后,技术服务的收入将占65%,而在2017年,这一数字仅为34%左右。这些技术服务主要为银行和其他机构提供在线风险管理和欺诈防范服务。

到目前为止,蚂蚁金服的“摇钱树”仍然是借贷消费等信贷产品。

拉卡拉也是如此。

回购标的之一的广州中盈,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州拉卡拉小贷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主要产品有“易分期”、“商人贷”、“小额抵押贷款”等。其2019年收入达8.19亿元,远超2019年拉卡拉金融科技服务总收入9353万元。

名义上做金融科技,实质上主营业务是放贷业务。如果监管不拉,拉卡拉似乎正在滑向另一个“蚂蚁金服”,成为金融互联网混业经营的又一个典型。

这个布局其实已经开始了。

2020年1月,拉卡拉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拉卡拉普汇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加大金融布局。

2019年,拉卡拉还收购了北京大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于当年12月30日完成工商变更。目前大树保险经纪主要经营车险、财险、寿险。

值得注意的是,拉卡拉在上市前是大树保险的全资股东,上市时被分拆。

或许从一开始,拉卡拉就有着和蚂蚁金服一样的互联网金融多元化业务的想法,而其当时的上市计划也不允许其像蚂蚁金服一样“枝繁叶茂”,这一点从最初上市的不成功也可以看出来。

必然转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拉卡拉的转型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

新道金融了解到,拉卡拉主营支付业务的毛利率不仅连年下滑,而且在支付业务展上过于依赖第三方渠道商。这使得其在与三方渠道的商业博弈中逐渐失去话语权。

数据显示,2016年,拉卡拉支付给第三方拓展机构的服务金额仅占其收单业务总收入的44.8%;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6.99%。

在市场经济下,自主选择经营策略无可厚非。从正面来看,拉卡拉的一系列动作有些类似蚂蚁金服,估值上确实有想象空间空。但其类似“假离婚买房”的上市,让监管感到尴尬。

让当年还有其他类似的业务,想冲击a股的同伴们怎么看?

金融科技业务是其未来的支柱之一,前景光明。其回购标的之一的深圳中盈,2018年和2019年分别从关联方获得85.80%和62.17%的收益。

深圳双赢伙伴

回购下的另一项信贷业务正在遭遇国债增长瓶颈。而且借贷业务带来的投诉很多,会给商誉带来潜在的伤害;另外,虽然目前Lacarra的用户很多,但是在监管数据整改的过程中,相关业务数据整合和过渡的营销成本很可能会越来越高。

当然,归根结底,最大的问题还是政策风险。当时,上市公司对金融业务公司持谨慎态度。现在经过数据积累和风险暴露,监管是否会认可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很可能是问题的关键。

全牌照时代,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2019年11月,监管也放出风声,将加快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蚂蚁金服也传出将登陆a股的消息。

虽然Lacarra上市前后的一系列操作让人大跌眼镜,但就整体趋势而言,还是让业界充满期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拉卡拉可靠不,拉卡拉是否合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5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