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购房零首付骗取客人信用贷款,房贷零首付属于诈骗?

购房零首付骗取客人信用贷款,房贷零首付属于诈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近年来,商业银行和房企可谓是金融圈最默契的“CP组合”:对于银行来说,涉房贷款无疑是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部分银行涉房贷款占比总和已经超过30%;对于房企的开发,开发贷和按揭贷款“一个都没少”。

但监管罚单显示,这一对“最佳CP”有时可能会联手造假,而且手法更加丰满。

消费贷和零首付房贷满额。虽然监管频繁,但涉房贷款违规现象并未消失。今年,许多银行因这种行为受到监管罚款。其中,仅第三季度,监管部门就开出了10多张罚单,与房贷相关的违法做法也是花样百出,可谓“左零首付,右零房贷”。

银监会江西监管局9月28日开出的罚单显示,某股份制银行存在发放虚假按揭贷款的违规行为。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假房贷的需求方很可能是开发商,“批假房贷可以帮助开发商获得银行资金”。

更多的房贷违规与消费贷款有关,很多大银行都有涉及。深圳银监局7月14日开出的罚单显示,某大型银行发放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被挪用作为该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首付。浙江银监局8月30日开出的罚单显示,某大型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用于购房;重庆银监局7月31日开出的罚单显示,某大型银行违规发放零首付贷款,违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此外,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深圳分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深圳分行都被发现个人房地产抵押贷款违反了国家房地产信贷控制政策,并因此受到罚款。

还有一个与抵押贷款相关的相对罕见的违规原因——过路费。监管罚单显示,某农村商业银行在办理按揭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方面存在问题,已受到相应处罚。

四证不全,敢贷款。银行暗中降低开发贷款门槛。除了按揭贷款,有放贷“白名单”的开发贷款也并非天衣无缝。有的银行甚至不顾信贷资金安全,违规操作。

监管罚单显示,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以流动资金贷款形式向企业发放项目前期拆建资金,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拿到了一张罚单。

同时,上海银监局7月19日开出的罚单显示,某国有银行上海金桥支行向某公司发放项目循环贷款,用于投资一个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深圳银监局还披露,某农商行向项目资本金不实、比例不达标的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某外资银行批,其辖内部分分行在发放部分房地产贷款时违反利率规定,该行对低风险客户的信用卡发放管理也存在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对该外资银行两项违规行为共罚款人民币1064万元;此外,江西某农村商业银行也被曝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

涉房违规是监管重点。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2017年无疑是强监管、强问责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监管层对信贷资金参与房地产业务的态度非常谨慎,各监管层联合和单独出台了各种文件,限制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银监会已多次要求机构对信贷资金是否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进行自查,并已通知16个热点城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检查。

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全国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有效处置了一批重点风险点,消除了一批风险隐患,严守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业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等。

9月5日,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金融秩序,巩固前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北京银监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布《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关于检查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通知》, 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房屋按揭贷款”等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9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检查房地产经纪违规行为的通知》,要求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自查。主要为购房者办理“消费贷款”、“商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房屋按揭贷款”作为首付;非法出版、代理小产权房等禁止交易的房屋;协助、教唆采购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采购人资格或者采购贷款等违规操作。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经纪机构应及时进行整改。自查期为一个月,经纪机构需要在10月8日前向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提交自查整改报告。然后主管部门会进行抽查。

现在自查时间已满,相关工作可能过渡到监督抽查模式。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士兵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购房零首付骗取客人信用贷款,房贷零首付属于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7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