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例,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件

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例,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件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当普惠金融不普惠,闪银还能走多远?

中国科技投资刘一伦

近日,金融科技公司北京闪银奇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闪银”)因非法放贷被北京市朝阳双井派出所立案侦查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对于上述消息,闪银官方于5月13日发布否认声明。不过,中科投记者从闪银客户处了解到,朝阳区警方正在向闪银客户收集相关证据,警方问询的重点主要是非法放贷和暴力催收。

事实上,闪银的现金贷产品多次被曝光,变相斩首。此外,借款人在闪银借款时,还被捆绑保险、强制购物,导致借款成本大幅上升,一旦逾期,将面临暴力催收。警方介入和用户投诉,曾经的金融独角兽能否走出困境?

斩首质疑

5月12日,微信官方账号消费金融频道发布《重磅!拥有1.7亿用户的闪银出事了,因非法放贷被警方调查。文章称,多名借款人表示:“闪银因涉嫌暴力催收、砍头被北京市朝阳区双井派出所立案侦查。"

随后,5月13日,闪银在其官方平台发布公开声明称:“该消息未经我司核实,我司未收到任何司法机关与此事件相关的问询及调查函。目前公司运营正常,以相关司法机关和官方消息为准。”

尽管闪银否认因违规放贷被警方调查,但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多名借款人接到北京警方要求协助调查的电话。借款人安的梁先生说:“他在3月12日上午9点左右接到了北京朝阳警方协助调查的电话。”对方称:“因闪银涉嫌非法放贷、暴力催收,要求借款人协助调查,同意收集证据”。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闪银的闪花商城已经无法正常浏览,部分用户在商城的购物记录被删除。

2019年下半年,经朋友推荐,梁先生开始使用闪银的循环贷款平台Hum和即时现金贷产品,最高额度2800元。梁先生说,“闪银删了我一部分贷款,尤其是商场的账单。以前闪银的贷款是按金额顺序显示的。最高贷款2800元,在商场购物达到525元的账单现在已经不见了。”根据梁先生提供的借款账单记录,从2019年9月29日到2019年11月20日,每笔借款都附有一笔商城订单。

梁先生提供的部分票据截图。

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所有贷款必须有明确用途发放,无指定用途的贷款不得发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闪银商城的订单页面显示,“你可以通过购物行为证明借钱的目的。以下产品推荐给你。”但对于用户来说,这并不是建议,而是借款的强制条件。梁先生说,“借钱之前,一定要在商场买规定金额的商品,否则贷不到款。”

借款人提供的商城截图

此外,借款人在闪银商城放置的商品质量和价值与扣除金额的价值不一致。梁先生说:“下单后3-4天就能收到货,但基本都是假冒伪劣产品。放在闪银商城的日本进口小包装‘海燕饼干’,包装和日本正品完全不一样。其他像沐浴露、洗洁精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值扣除的购物金额。”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先借钱购物”的形式有变相向用户收取砍头利息的嫌疑。

风暴仍在继续。

相比现金贷,闪银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更愿意面对大众。闪银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为智郑春。该公司自诩为一家提供信贷匹配和中介匹配服务的新型金融科技公司。2014-2018年,闪银凭借BtoBtoC模式获得多轮融资。有消息称,2018年闪银欲赴美IPO。

据天眼查了解,闪银已有五轮融资,包括明星资本、IDG、招商创投以及众多外资。此外,由于智等高管与九富金科控股集团(下称“九富”)关系密切,九富也成为其D轮投资方之一。

然而,2019年5月,九富及其高管正式退出闪银股东名单,这一“分手”引发了当时业界的热议。

智是玖富小额贷款的创始人和委托贷款业务负责人。嗅到商机的智辞职创办闪银时,玖富不仅是闪银的天使投资人,还协助其开发信贷产品。

2019年2月26日,Xi安21岁的借款人冯杰(化名)从17楼窗台跳下身亡。经媒体曝光,冯杰生前卷入网贷漩涡,或因还款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而闪银、分期乐、爱有米等数家现金贷平台均卷入此事。

闪银一时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三个月后,九富及其高管彻底退出闪银。此外,2019年5月,闪银因从事监管明确禁止的校园贷被新华社点名。当年8月,国家商报记者实测,闪银的校园贷业务仍在进行。

闪银一位品牌推广负责人曾表示:学生消费潜力巨大,用户结构和属性简单,是金融产品最好的战场。未来闪银将不定期推出学生群体的金融产品,满足这一用户群体的相关需求,加大对校园市场的投入。

但这种闪银却被冠以“全球金融科技创新50强”、“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50强”。在外界看来,它是一家不到5年就拥有全球1.6亿用户,月盈利过亿,估值过百亿的独角兽公司。

待解困境

闪银的商业模式是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和个人借款人之间的“中间人”。在闪银的宣传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闪银做技术的野心。其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闪银将整个消费信贷流通周期从原来的2-4周缩短了3分钟,综合效率提升了6000倍。”

但是技术并没有成为实现闪库的直接工具。除了强迫客户在商场购物收取砍头利息,闪银还被借款人投诉收取担保费和搭售保险。5月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书面合作协议中明确要求合作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利息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暂行办法》对此专门规定:“具有担保资格的保险公司和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借款人收取合理费用。”

助贷机构业务总监表示,要求借款人额外支付服务费或手续费已经行不通,一部分交给担保机构或保险机构作为担保费或保费。此外,助贷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不应超过36%,这使得助贷业务无利可图。银行资金成本、坏账拨备核销、经营客户获取成本、风险R&D投资等综合成本都达到了20%以上。

除了值得商榷的商场,闪银的根基(金融科技包括核心风控)也受到了影响。闪银的线下场景,金融机构收取风控费或者技术服务费。在线上,由于其导流功能,除了风控服务费,还会收取流量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闪银疯狂向行业内各大机构推广流量,但监管一再强调银行和放贷机构不得外包核心风控。此次发布的《暂行办法》也对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进行了规定。

此外,闪银还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疑点。有借款人表示,在闪银平台提交贷款信息后,一天后,有诈骗分子电话联系借款人重新绑定闪银借记卡,并详细告知其姓名、电话、身份证、银行卡起止号码、贷款时间和金额。在21cn聚客的投诉中,很多借款人都表示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其中也有因为提供详细信息而被骗的。随着个人信息数据监管的严格,闪银的征信业务也存在风险。

近一两年来,闪银明显在走下坡路。从明星独角兽到司法介入,闪银面临怎样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中科投向闪银发函,截至记者发稿,并无回应。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例,闪银遭警方调查 涉嫌违法放贷和暴力催收案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3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