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黄岩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大型新兴借贷平台、专业借贷中介和借贷公司已经形成,设立和运营不规范,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
“2012年以来,我区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同比增长30%左右。”近日,在黄岩区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新闻发布会上,民商事案件速裁庭法官可以说,目前,民间借贷活动在我国经济生活和金融市场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由于我国金融和法律体系的相对不完善,民间借贷的风险越来越大。民间借贷的发展直接导致纠纷大量产生,人民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黄岩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了解,民间借贷纠纷多年来一直是黄岩民事诉讼的第一大类,诉讼标的金额逐年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黄岩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255件,立案金额31025.18万元;2013年受理案件1625件,登记标的物金额40118.1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48%和29.31%。2014年受理案件2144件,登记标的物金额68813.24万元,同比分别上升31.94%和71.53%。2015年1月至11月12日,受理案件2475件,立案金额81366.3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30.06%和33.14%。
可以说,传统的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之间,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但随着商业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典当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等非金融投资机构或经济组织。这些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了私人融资,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传统平行关系已经演变为贷款人、第三方和借款人之间的三角关系。“民间借贷主体多元复杂,实践中可能发生非法集资。比如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困难。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们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吸收民间资本,甚至铤而走险,非法向社会不特定人群高息揽储,造成巨大的兑付压力,最后容易产生纠纷。”
民间借贷纠纷高发的原因很多,新兴的点对点借贷危害更大。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整体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借贷领域出现了点对点借贷式的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由于这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利率往往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许多市民将他们的剩余资金交给了这些中介服务机构。针对这种新兴的民间借贷模式,方认为比传统的民间借贷行为危害更大,目前存在监管问题。
“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P2P借贷平台,专业借贷中介和借贷公司的设立和运营不规范,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可以说,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国家没有建立一套独立于财政系统的监管体系,而是将更多的剩余立法权和剩余执法权分配给多个行政部门联合执法。这些部门对审核批准的民间借贷机构的具体经营和业务活动没有具体的监管规范和措施,导致监管协调成本高,监管失灵。
方认为,民间借贷纠纷高发还与借贷双方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有关。民间借贷,没有国家财政担保清偿存款的操作保障,投资者对投资活动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风险形成模式、风险防范模式往往缺乏专业知识,不到位。在高息的诱惑和驱动下,很容易盲目投资,无序放贷。这也是近年来法院民事借贷纠纷被告为同一当事人或同一企业的原因之一。
此外,中国的信用体系还在完善过程中。目前,信用记录只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有关,往往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个人的诚信状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借人无法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支付计划,无法识别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导致不法分子利用民间借贷洗钱。
民间借贷要想赢,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据介绍,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很多人的诉讼请求因证据不足而不被法院受理,导致败诉频发。
比如有的人借钱给别人,出于亲情、友情等因素,不让对方借钱,以至于纠纷诉至法院后,还得花大力气录音录像,提供短信、微信、博客、网聊记录等电子数据,或者找证人证言。但这些证据的证明力不如借条、借条等书证。
有些人习惯现金交易,不注意保存贷款支付凭证。对于一些大额借款,在纠纷出现后,出借人无法证明大额现金支付的事实,大额现金支付的社会公信力较低,导致法院难以认定借款事实。
有些借款人声称自己已经偿还了部分贷款,甚至还清了贷款,但没有保存还款凭据的意识,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不能被法院受理。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将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
此外,一些民间借贷与赌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结合在一起。,往往伴随着高额利息,社会上俗称的“首付”,甚至导致诉讼中的虚假诉讼和诉讼欺诈,使案件复杂化。在这类案件中,如果借款人未能及时提供相关证据,虚假民间借贷诉讼也会披上“合法”的外衣,以正常合法的程序进入法院,导致法院难以查处。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一旦发现此类案件,不仅会依法驳回原告的请求,还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追究制假者的法律责任。
[作者]:张云周丽丽[责任编辑]:蒋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黄岩法院立案庭电话,黄岩民间融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1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