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新疆墨玉产自哪里,新疆的墨玉值不值钱

新疆墨玉产自哪里,新疆的墨玉值不值钱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经济日报

莫玉贤地处新疆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于“三区三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面临着“最后84个贫困村退出,3.6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

自然条件恶劣、人均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是莫玉贤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为此,当地政府以实现“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规模企业、村有扶贫工厂、户有小作坊”为目标,加快形成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模式,确保27.77万人产业脱贫。

“兔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产业

初夏,烈日炎炎。走进墨玉县普恰其其乡天宇集团獭兔养殖场,3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买买提·阿卜杜拉·肉孜买买提穿梭于一个个养殖棚,查看棚内温度,指导工人给兔子喂食、饮水

“以前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我很珍惜在家工作的机会。”买买提·阿卜杜拉家里土地不多,一家四口全靠他出去打工维持生计。一年前,经村委会介绍,他来到獭兔养殖场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成长为副主任。现在管理着70多名员工,月薪3900元。

今年,企业鼓励村民承包兔棚,懂养殖技术的买买提·阿卜杜拉与4户村民合伙承包了8个兔棚,带动了2户贫困户就业。“我以前在农场工作,每月固定工资1800元。现在在包工头的养殖大棚上班,每月2000元。我干得不错,还拿了提成,所以一心养兔脱贫。”25岁的贫困户图尔苏尼沙·图尔孙巴克(Tulsunisha Tulsunbak)正在悉心照料即将出生的獭兔。

贫困户生活的改变,得益于莫玉贤大力发展养兔业。在兔产业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工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和脱贫致富。

“和田地区少雨干旱,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有效预防和减少兔病,适合规模化养兔。当地劳动力充足,有养殖经验的农民稍加培训就能入门。”墨玉县天宇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大鹏说,2019年3月,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在墨玉县布局了包括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在内的兔业产业链。

目前,墨玉县两个乡镇工业园区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80%是贫困人口。预计未来将提供养殖、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600多个岗位,人均月薪可达2000元至4000元。

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集团免费给贫困户提供养兔、饲料、防疫、饲养技术,贫困户在家照顾。兔子出生后(50天),由企业回收,贫困户按8元计算,年纯收入可达16000元。

在产业结构单一的墨玉县,养兔已经成为富民带动脱贫的大产业。目前,全县饲养种兔10万只,年产商品兔400万只,同时通过养兔带动1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农民养兔的水平和积极性都很高。公司正在努力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兔子的价值。”周大鹏说,食品加工厂、兔饲料厂、有机肥厂、种植基地等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并投入使用。

目前,莫玉贤依托天宇集团等企业,积极发展肉兔、鸽子、香菇等九大产业,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57339户贫困户产业和收入全覆盖。

图为米里班·吴不理(右一)在墨玉县博斯坦工业园区新疆美梵花儿有限公司车间,指导刚进厂的贫困户米哈尔·班苗圃麦迪·买买提(左一)包装成品袜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成忠摄

为农村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进卡尔赛镇巴格其村的乐器作坊,不时传来热瓦普、杜塔尔、铃鼓等民族乐器的声音。35岁的Haji Abdulla Atawulla全神贯注地给空悬挂的乐器涂色。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有机会学习制作乐器。"哈吉·阿卜杜拉是贫困户,有档案,有卡。他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养羊。去年,他在和田麦合木提沙克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的乐器车间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和老婆都在家就业,月收入4000多元。现在想早点学会技能,用自己的乐器唱出幸福的生活。”

“设在村里的加工车间,可以把果木原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稳定增收。通过制作乐器,还可以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和旅游纪念商品的有机结合。”乐器作坊负责人阿不力克·麦麦提说,目前,该村已有23名村民在乐器作坊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人。

作为深度贫困县,墨玉县抓住了“产业带动就业”这个牛鼻子,通过培育壮大农村特色经济,种植产业基地,确保不返贫。

卡尔赛镇库木博依村三面被沙包围。在绿树环绕的繁荣的沙洲养殖农民合作社,月收入2000元的村民帕坦木·克玉木正在给棚里的43头骆驼喂水。"以前贫瘠的沙窝窝现在有了金色的骆驼."帕坦木·克玉木告诉记者,每天光是骆驼奶就能赚500元,到年底就能靠卖骆驼分红了。

据悉,该合作社占地30亩,有284座骆驼峰。采取“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由该村115户未脱贫贫困户自愿将202.4万元扶贫资金折股,购买骆驼交由合作社看护,合作社每年按不低于投资额的8%向贫困户分红。在开发过程中,新疆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出资80万元用于圈舍、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产权归村集体所有。

在骆驼合作社不远处的一个沙丘上,占地50亩的18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26岁的贫困户阿巴拜克·肉孜买买提正在擦拭电板上的灰尘,检查光伏发电箱。“过去,太阳底下没钱。现在我用电褥子晒太阳的时间多了,收入也就多了。”阿巴拜克开玩笑地说。

阿巴拜克·肉孜买买提一家六口人,因为母亲的病而贫困。自2019年4月扶贫光伏电站项目实施以来,阿巴拜克等4户贫困户在附近的光伏电站实现了就业。除了每月的固定工资,他们年底还参与了村里100户贫困户的分红。

“现在月薪1500,年底电费收入5000多。加上种地的收入,今年肯定能脱贫。”阿巴拜克说道。

如今,扎根基层的特色“小产业”帮助贫困户致富,增加了集体收入。2019年,全县389个村集体经济规模达到9000多万元。

量身定制的扶贫计划

“为了增加收入,队里帮我找了一份垃圾清运的工作,送了100只鸡,发展庭院经济。”这两天,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友谊村56岁的贫困户图孙·托合提·穆罕默德更忙了。

今年3月,新疆对墨玉县83个深度贫困村展开招标战。为确保这些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申办战小组深入深度贫困村,针对扶贫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限。

“在入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图孙托合提虽然脱贫了,但还有返贫的可能。通过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协商,为他量身定制了增收方案。”新疆挂牌督办巩固提升小组第十八组组长李少白说,他终于给吐逊托合提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支持他发展家禽养殖,实现了稳定、长期的脱贫。

如今,以家庭为单位的扶贫计划正在成为扶贫的“标准”。

“以前我只能在村里的巴扎(指集市)卖衣服。现在村民收入多了,喜欢买衣服。”在加汗巴格乡巴什达拉斯卡勒村,经营服装店的贫困户凯梅尔尼萨·鲁孜告诉记者,她在村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每月收入2000多元,因为去年6月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

贫困户布佐日汗·库尔班·尼亚孜的女儿,高中毕业后一直失业。2019年4月,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她在昌吉市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月薪3600元。

李少白说,战法督导组将分三个阶段走访全县362个村,指导每一个贫困户了解和用好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每一户都能通过就业或产业脱贫。(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成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疆墨玉产自哪里,新疆的墨玉值不值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1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