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感怀的数据——
脱贫攻坚战场上,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有冲锋陷阵,同样有流血牺牲。
广东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4.54%降至2018年底的0.3%以下,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不到4000元提高到9600多元,与此同时,有超过20名干部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他们,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生命之光,点燃苦寒贫穷的土地,温暖群众心窝,唤起百姓摆脱贫困的希望与信心。
左有球、邵锦才、姚冠旗、陈明光、罗志勇、范锦环、陈建雄、赖志荣、钟增标、彭华、沈海鸿、林树强、陈豪松、郑权康、何越仁、韦厚升、刘宁峰、张世苏、陈凯、林华平、冯万逵、戴易聪、黄矢尖、柯华庆……
这些名字,这些面孔,值得我们铭记!
左有球
(1976-2016,牺牲时40岁)
原云浮市委政法委主任科员,郁南县建城镇合村村驻村第一书记。
2016年5月一到任,他马上会同村两委干部进行精准识别,对贫困户家庭的居住条件、收入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多一户。7月底肝癌发作入院治疗后,稍有好转,他立刻返回驻村岗位开展工作,直到坚持不住才再次进院治疗,由于病情发作迅猛,于10月23日病故。
邵锦才
(1962-2018,牺牲时56岁)
原中国工商银行云浮分行科员,罗定市船步镇山垌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期间,他不辞劳苦进村入户,奔走于山间地头,把握村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卧床治疗中仍不忘山垌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不忘村中的贫困户,通过电话交待搭档认真跟踪好村中的各项工作进展……
姚冠旗
(1973-2018,牺牲时44岁)
原广州市增城区水务局七星墩水库管理所所长,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竹香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自驻村以来,他逐家入户摸查、精准识别和建立贫困户档案,制定三年帮扶规划,按计划积极推进帮扶措施,通过小额金融贷款方式入股光伏发电企业,16户贫困户每年获得收益;组织成立竹香种养专业合作社,打造有机种植基地,改善竹香村村容村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生产条件。
陈明光
(1964-2018,牺牲时54岁)
原韶关市工商银行分行业务经理,韶关市新丰县沙田镇金青村驻村干部。
从“扶贫双到”到“精准扶贫”,他为沙田镇的扶贫事业奉献了6年的光阴。在工作中,他与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访贫问苦,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2018年,金青村27户63人实现了全脱贫。
罗志勇
(1976-2019,牺牲时43岁)
原连平县委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督查考评专责小组)副主任(副组长)。
在扶贫工作中,他带领组员对全县各镇、村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他敢于坚持原则,碰真较硬,真督实查,实事求是反映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强力推动连平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扎实完成好各项督查检查考评工作任务。
范锦环
(1967-2018,牺牲时51岁)
原紫金县扶贫办主任。
上任以来,紫金县多项扶贫工作在河源市5个山区县中名列前茅。他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全身心推动紫金茶和红肉蜜柚等精准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筑起扶贫“大产业”,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他坚持“苦干实干无私奉献”,是出名的“拼命三郎”。因长期高强度地忙碌工作,身体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在参加县脱贫攻坚工作周例会途中突发急症不幸去世。
51岁的他,倒在了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丨追忆紫金县扶贫办主任范锦环
陈建雄
(1967-2017,牺牲时50岁)
原连南县扶贫办副主任。
2017年11月28日上午(星期二联系群众工作日),他到派驻的大古坳村开展联系群众和指导扶贫工作,在开车返回连南县城途中不幸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在他的努力帮扶下,大古坳村2016-2018年已成功脱贫52户128人,剩余1户1人2019年底有望脱贫。2017年12月22日,中共清远市委追授陈建雄同志 “清远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赖志荣
(1970-2018,牺牲时48岁)
原中国银行清远分行财务运营部经理助理,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从化围村担任第一书记。
履职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抓党建、促扶贫,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同科学谋划脱贫措施、精心组织产业项目。在他的帮助下,从化围村建立了无土水培蔬菜种植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和温氏高标准养猪场等多个长效产业项目,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钟增标
(1967-2018,牺牲时51岁)
原中移铁通茂名分公司业务经理,电白区陈村镇陈村村驻村扶贫专员。
为贫困户解决了危房改造、产业收益、困难学生就读、务工就业、户籍入户,农业合作社、大病救治等,他借助“岭南生活”等平台,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提高村委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12月29日晚,在村处理完扶贫台帐,回家吃完晚饭,突然病倒救治无效死亡……
彭 华
(1971-2018,牺牲时46岁)
原化州市新安镇扶贫办主任。
他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带领农业办同事加班加点完成各项工作,成为镇政府战斗力最强的部门。他长期加班加点,积劳成疾,却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每天最关心的是市扶贫办的工作发布、镇扶贫工作的推进情况……
沈海鸿
(1973-2016,牺牲时42岁)
原肇庆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副科长,肇庆市委办系统驻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扶贫干部。
他驻村扶贫仅半年,却被群众记在心里、挂在嘴边;他平凡的扶贫点滴、温情故事被人们铭记。他在莲社村播下的脱贫种子刚扎下根,却没能等到它们发芽开花。2016年11月23日晚,他在连麦镇遭遇车祸,于11月30日因公牺牲。他的离世让村民们扼腕叹息,悲恸不已,“老沈就像我们自己家的好兄弟。他说好了在村里扶贫三年的,咋才半年说走就走了……”
平凡点滴何以树起群众心中口碑?记因公牺牲的肇庆扶贫干部沈海鸿
林树强
(1965-2018,牺牲时53岁)
原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大涌口大队副大队长,广宁县南街镇江美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
从扶贫工作开展不久,村民都知道了驻村工作队里有一个乐观的、亲切的“强哥”。他深知农民的疾苦,为人和善,踏实肯干,经常为江美村乃至南街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即使非贫困户有农业方面的问题,也想尽办法给与支持。村民经常在村里看到“强哥”又到了田头山地关心村民的收成好不好,关心猪、牛、鸡养得肥不肥壮,还组织扶贫干部下田帮助贫困户抢收抢种。即使在2018年初身体突然暴瘦,长时间肠胃不适的状况下仍然不舍得离开岗位,直至坚持不住住院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村里的情况。可惜,病魔还是无情的带走了他……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丨强哥,愿天堂没有贫困!
陈豪松
(1972-2018,牺牲时46岁)
原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地都镇经管办副主任,地都镇驻光裕村扶贫干部。
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2018年4月3日下午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被送往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抢救,4月21日抢救无效去世。
郑权康
(1965-2019,牺牲时53岁)
原高州市曹江中心学校校长,驻曹江镇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尽管困难重重,他仍一如既往任劳任怨。里村原有贫困户45户,87人,危改户29户。为完成危改任务,周六日加班成为常态,有时更要放弃晚上休息时间,深入到贫困户家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积极主动配合危改。里村2018年10月提前完成危改任务。2019年1月31日,在被诊断出肝癌晚期的第十天,他便匆匆离开了。
何越仁
(1967-2019,牺牲时52岁)
原化州市合江镇陵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合江镇同志堡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
他履职尽责,既管理出一个化州一流的农村初级中学,又担当起同志堡精准扶贫的带头人。为确保全村35户53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他带领驻村工作队访贫因、挖穷根,尊重贫困户意愿,因户施策,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韦厚升
(1967-2018 ,牺牲时51岁)
原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州市南塘镇丰垌村第一书记。
从教30多年来,他爱岗敬业,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业绩突出,曾获得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茂名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广东省“青春暖流,共享和谐”先进个人。任职第一书记期间,他经常深入农户了解扶贫对象情况,指导农户种植百香果,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刘宁峰
(1974-2019,牺牲时44岁)
原韶关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河道大队长(副主任科员),南雄市水口镇泷头村第一书记、驻村队长。
他致力于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心系贫困村民,将改善民生为己任,脚踏实地发挥作用,得到了南雄市委、水口镇党委、村“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2017年7月被水口镇党委评为水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2月,被南雄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南雄市“扶贫路上贴心人”称号。
张世苏
(1962-2017,牺牲时55岁)
原丰顺县潘田镇中心村党支部书记。
21年里,他用脚丈量了中心村每一寸土地,用心记录了中心村每一处细节,一心想着带领中心村群众脱贫致富,他用汗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17年11月30日,在参加梅州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会期间,他因突患脑溢血,医治无效殉职。一位兢兢业业的党员,一位21年默默推动乡村振兴的基层战士的生命静止在那一刻。
陈 凯
(1965-2017,牺牲时52岁)
原中国联通阳江分公司党群部主任,阳江市江城区双捷镇茶水村第一书记。
他驻村一年,帮扶41户贫困户完成2016年脱贫计划,完成14户危房改造;帮助组建养鹅合作社,协助乐安村委会建成了村里的文化广场。他认真落实每个帮扶项目,积极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任劳任怨,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林华平
(1967-2018,牺牲时50岁)
原吴川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任驻塘缀镇南埇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长。
他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群众的感情,主动作为,进村、入农户、调查摸底、总结经验,扑下身子钻研业务、解民忧、帮民富。2018年底南埇村委会脱贫44户66人,脱贫率达到73.33%。
冯万逵
(1970-2018,牺牲时48岁)
原吴川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驻吴川市海滨街道博茂社区工作队队长。
在他的带领下,博茂社区已达到100%脱贫,成效显著。他始终坚守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敬业精神,这一份勤恳,这一份执着,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戴易聪
(1963-2018,牺牲时55岁)
原徐闻县徐闻中学副校长,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东莞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8年11月15日上午,他上完物理课后,陪同学校领导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到东莞村走访调查,下午6时才返回徐闻中学,晚上在校园值班,一直坚持到22点40分左右才回宿舍楼休息,但回到家不久就晕倒,经抢救无效,于2018年11月16日00时35分离世。
黄矢尖
(1987-2019,牺牲时32岁)
原湛江市科技局科员,徐闻县锦和镇白茅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
他三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从未叫苦叫累,把工作当事业,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一边扶贫,一边兼顾科室工作。在他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白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48人,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村容村貌也实现了大变样。
悲痛!湛江32岁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一线倒下
柯华庆
(1964-2018,牺牲时54岁)
原吴川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吴川市覃巴镇竹山村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长。
为了准确把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他经常深入村、户调查研究,并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核算等,工作艰苦而任劳任怨。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依然操心扶贫工作,经常打电话给扶贫工作队询问扶贫项目进展情况、贫困户增收情况,要求工作队一定要按省新的脱贫收入标准对全部预脱贫户的收入情况进行核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天,又逢清明
让我们擦去照片上泛黄的暗影
重现记忆中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庞
满怀至诚至敬,为他们点一盏灯
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为他们,点一盏灯
照亮奔康幸福路
愿天堂不再有贫困!
编辑:蔡晓丹
审校:胡海
来源:广东省扶贫办
热文推荐
大局已定!这类户口的人即将身价暴涨!事关你的房子车子票子……
关于低保问题,民政部专业解答在这里了→
扶贫要向五种“懒汉”说“不”!
招募2.7万人!“三支一扶”来了,补助标准还提高了
尽锐出战!深圳率先完成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干部选派工作
全国扶贫举报监督热线:12317
○
投稿邮箱:gdfpxw@163.com
○
扶贫政策丨扶贫动态丨经验交流
主办单位:广东省扶贫办
承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今天,请为他们点一盏灯英语,请为我点亮一盏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14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