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9月15日电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2014年上半年,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92.7万元,扶持825人创业,带动就业3300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694人,引导和帮助3010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1446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
小额担保贷款让创业省心。
小额担保贷款是一项“最有价值”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一直深受个体户、个体户的喜爱。
近日,在开县就业局服务大厅,笔者遇到了前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王轩。王璇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没有选择就业,而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王轩开了一家办公用品商店,但没多久就遇到了困难,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多方打听,王轩得知政府有小额担保贷款,一项创业扶持政策,于是申请了10万元贷款,不到一个月就批下来了。
“我大学毕业才一年,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回乡创业。一开始企业东拼西凑,但是因为压货量大,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后来听说有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政策。我过来咨询,觉得这个政策很好,支持我们大学生创业。”王选说,有了这笔资金,他的企业可以转危为安。
据了解,开县坚持“贷得上、用得好、收回来”的原则,做好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工作,努力实现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352工程”,即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亿笔,扶持5000人成功创业,带动2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搭建双向信息平台促进就业
早上9点,晁然去开县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登记后,工作人员开始向他推荐工作,最后他在开县就业局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注册后,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开县目前有哪些地方需要人,问我想做什么。他们推荐给我的我都很满意,现在心里有了意向。”晁然说,政府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很有帮助。
同样在外打拼的蒋勤,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在赵佳移民生态工业园的一家服装厂找到了工作。她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很满意。“这条线要拉直,不行就回来。”在生产车间,蒋勤正在检查产品质量,并对工人进行现场指导。蒋勤说,“我曾经在广州一家服装厂做车间主任,但为了照顾家人,我选择了回开县。目前的工作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找到的。待遇比以前差不了多少,老人小孩都有人照顾。我很满意。”
除了直接给求职者提供岗位,人力资源市场还定期举办招聘会,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搭建供需平台,双方面对面交流,方便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我们县,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开县就业局定期走访园区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既缓解了企业的招聘难题,又为求职者提供了最准确的招聘信息。
创新工作方法,支持创业和就业
近年来,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为宗旨,把小额担保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加大政策宣传、严格资格审查、加强创业培训、做好跟踪服务等措施,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书记陈平说:“如今,小额担保贷款助推创业政策已成为下岗职工、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重要扶持政策,为自主创业和吸纳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上半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92.7万元,扶持825人创业,带动就业3300人。”
“只有人们不断创业,才能带动更多人就业。”陈平说,开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在外创业成功的人不计其数。近年来,随着开县城市和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民工开始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为此,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力营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了“返乡促进就业,创业促进创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进一步发挥县创业指导中心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功能,为城乡劳动者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外,开县就业局通过提供岗位、搭建企业就业平台,建立健全了宣传、组织、政策支持、考核评估四大保障体系,采取召开动员会、组建招聘团队、组织实地考察、启动筑坝行动、建立招聘网络、开展专场招聘等“六个一”行动,实现了招聘宣传常态化、县外招聘基地化等。(通讯员张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开州区就业局位置,开县就业局":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0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