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20日消息,今日,红星资本局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张。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8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的贷款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增量(4.5万亿)。贷款余额客户数4260.5万户,较年初增加372.8万户。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8%,比2022年下降0.4个百分点。
据介绍,为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对外贸易等重点领域,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商务部,于今年7月开展了“带所有企业提升信心、优质服务”活动,引导金融机构走访对接中小企业,包括创新型中小企业, 重点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中小外贸企业,要主动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给予支持。 活动开展以来,已有289.1万家中小企业纳入对接范围,金融机构对接170.7万次。活动期间,银行机构已向43.1万家中小企业发放3.9万亿元新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下一阶段,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按计划完成走访对接,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尽力满足企业合理需求。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取得实效。特别是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专精创新型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同时,也鼓励各监管局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适当扩大活动范围,让金融服务和政策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二是开展一系列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质量和效率的行动。包括首次贷款扩张、信用贷款推广和“伙伴银行”三个行动。首贷扩面是引导银行机构扩大生产经营正常、无贷款记录的非贷款企业,加强首贷支持,扩大贷款覆盖面。推广信用贷款,就是引导银行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减少对抵押、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伙伴银行”鼓励有能力的银行逐步建立“信贷+”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多样化需求,成为企业成长的伙伴。
三是联动相关部门改善外部环境。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共享,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专项创新和重点产业链企业信息共享,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深化“银税互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个体工商户分类,与金融机构共享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较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小额信贷服务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王天
编辑肖
(下载红星新闻,还有奖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政策建议,科技创新领域贷款监管要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4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