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高速公路关山隧道工程是平凉市重大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工程。田萍高速公路华亭段全长35.8公里,预计投资3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亿元。截至9月24日,已开挖关山隧道1100余米。通讯员石军
近日,平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相关部门和各县区负责人,以现场观摩、评议、总结等方式,对该市各县区今年的重大项目和扶贫工作进行了观摩和督导,重点抓好45个重点建设项目。
实地观摩中,平凉市对各县区的发展思路、规划推进工作的能力和成效进行了现场点评,既体现了市级部门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重大项目和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着力推进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平凉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三重”“三位一体”工作方案为总抓手,层层落实“三个一”项目责任制,着力推进工作落实,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平凉市各级各县准确对接政策资源,把握项目发展思路,紧扣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研究把握革命老区扶贫、“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等重点领域。 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规划实施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好的项目。 天元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海寨沟景区、米龙堡农业文化生态等项目,本着循环发展、集约利用、绿色消费的思路,实现了资源、产业、需求的相互对接和转化,打破了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不仅是思想上的突破,更是商业业态的创新。泾川鼎辉公司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项目,成为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群众增收的积极探索。
关注扶贫
产业升级特色鲜明。
今年以来,平凉市各县区聚焦精准扶贫,将更多项目资金向扶贫倾斜,向贫困村和薄弱地区倾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了一批培育富民产业、改善基础条件、完善公共服务的项目,进一步弥补了贫困村和贫困对象的短板,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为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在精准扶贫村看到,有的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苹果增收产业,有的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改善住房条件,有的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改变村容村貌,有的村挖掘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平凉市对产业升级项目的重视越来越有特色。各县区普遍注重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煤、电、旅游、草畜、果蔬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空白点,规划实施了一批链延伸、链补充、强链项目和高新项目,产业密集集聚和上下游相关配套的趋势正在显现。记者在海升1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项目现场看到,该温室采用荷兰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以一体化的科技手段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和绿色农业,成为平凉市以产业化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景宁苹果国家种质资源异地储存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注重苹果产业前端和末端发展,初步形成了苹果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格局。庄浪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形成了优质品种选育、推广和营销体系,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万亩林果基地规划起点高,全流域推进,实现生态林和经济林协调发展。杭萧、华美20万吨聚丙烯、皇甫谧药业公司1000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等产业项目进展良好,建设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建成后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党建引领和推动发展。
围绕民生抓项目
平凉市依靠党建引领推动发展,各县区紧扣党建引领,以“一强三创”行动为载体,创造性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培养和党建品牌活动创建。静宁街石浦镇利用新型网络载体推行“智慧党建”模式;崇信白树镇党洼村、泾川城关镇凤凰村、崆峒大寨乡桂花村、庄浪水落镇吊沟村、十里镇齐福村等,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帮扶脱贫的新路子。灵台县盛丰公司、华亭县汇源林麝养殖基地通过“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探索出“农户参与、企业主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今年以来,平凉实施的民生项目占总项目的34.8%,比去年同期增长6.9%。
平凉市各县区深入开展交通改善行动,不仅全力推进彭达、平田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还统筹实施了一批县乡道路改造和村庄通畅工程,实现了通达性不断提高、通行条件更加便捷、交通建设融入区域格局。平凉市通过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水厂水库、医院迁建、医疗卫生养老、商品交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项目建设支撑
与贫困和小康社会的决战
目前,平凉市各县区以项目为发展突破口,以稳增长项目为重点,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清单管理,统筹脱贫攻坚和重点任务。
平凉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焦干旱山区高原区、关山林园区、黑河流域和少数民族村寨四个深度贫困地区,出台25项政策措施和配套文件,成立11个专门工作组,实行市领导挂钩县乡抓村制度,统筹安排省市县乡四级帮扶,精准施策,稳步有序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坚持“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细致把握“七个一批”,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要紧扣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考核退出的具体要求,按照补齐短板的原则,统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加快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等各项工程建设,全面改善道路、水、电、房屋、生态等基础设施条件,力争年内消除土洞和D级危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模式、新方法,实现精准、规范、高效搬迁。大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坚持当年效益与持续增收并重的原则,用好扶贫专项贷款和农村妇女小额贷款,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互助社作用,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红牛、苹果、劳务三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产业富民,加快增收产业向贫困户覆盖,引导贫困户积极加入农民合作社,参与全链条发展,分享产业化经营各环节收益,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收入。切实提高贫困人口整体素质,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四个一”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保护合法权益,实现适合培训人群全覆盖,大幅提高就业技能,稳步增加收入。
平凉市还按照“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各类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煤、电、旅游、草、畜、菜四大主导产业扩能提质增效。大力推广海生果业、鲍芹牧业等经营模式,用好农业信贷担保资金,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同时,抓好秋季地膜覆盖、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秋季造林和冬季果园管理等农业生产,完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和蔬菜集中区建设任务。该市还抓住主要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关键时期,全力做好市场信息发布、产品推介、客户联系、运输仓储等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增产增收作用。记者惠成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凉扶贫项目投资3800,甘肃省平凉市脱贫攻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68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