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间通讯员钟中华记者姜珊衡阳县报道
“今年,农场将养鸡。这些鸡很容易在当地市场上出售。不要担心资金。村里给你投资,给你买鸡买饲料,你负责管理和技术工作。”5月14日,衡阳县大安乡麻园村书记曾新军对村民李斌生说。
衡阳县大安乡马元村村民李斌生。
49岁的衡阳县大安乡马元村人李斌生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他父母都70多岁了,妹妹也结婚了。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他身上。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李斌生至今未嫁,2014年被县里认定为贫困户。
从他懂事开始,他幼小的心灵就被贫穷和疾病折磨着。受家庭条件和身体原因影响,李斌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他从小和父母一起在田间辛勤劳作,生活的艰辛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
为了帮助李斌生尽快脱贫,驻村工作队和村支部委员会不断鼓励他,让他意识到,要想改变生活状况,必须自力更生。本着“一定要致富”的精神,2016年,李斌生和姐夫一起南下广西清远,帮姐夫打理鸡舍的日常工作,学习麻鸡的养殖技术。
2018年6月,经过两年的学习,李斌生掌握了马鸡的养殖技术,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决定回家自办养殖场,并与广东一家大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不愁销路。
然而,劳动力和资金的匮乏再次难倒了李斌圣。面对眼前的问题,他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努力。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为他争取到了殷新的产业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李斌生的姐夫邓开元和邻村的邓广洲各出资15万元入股。经过多方努力,清远马集农场顺利成立,李斌生负责农场的筹建、管理和技术工作。
搭建鸡舍,让清远麻鸡在衡阳县“安家落户”。
2018年12月,李斌生和同伴开始在全福集团牛星山搭建鸡舍,修路。几个月后,通往牛星山农场的300米石子路建成通车,一座2000平方米的大棚鸡舍拔地而起,1万只色彩斑斓的清远野鸡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
马鸡出售。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饲养,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已有1万只野鸡销售一空。他们不仅还清了开办农场时欠下的债务,还帮助村里5户贫困户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
穷则思变,苦则思勤。李斌生的扶贫之路会更顺畅更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幸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身残志坚,养鸡脱贫——衡阳县贫困户外出学习两年,首次引进生态麻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65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